返回列表 發帖
我估, 永久墓地, 可能唔需要起
jose1057 發表於 2016-5-30 20:32


對, 是永久墓地, 作為對當年犧牲人士的補償

TOP

呢位網友可能跟本壇另外多位朋友一樣,係已移居香港嘅澳門人
simo 發表於 2016-5-30 20:39


正是

TOP

正是
macao-123 發表於 2016-5-31 14:48


可以說一聲老朋友嗎?

TOP

可以說一聲老朋友嗎?
jose1057 發表於 2016-5-31 17:32


小弟2001年完成論文,一二三時未出世,這年紀可能要稱各位做大哥

TOP

小弟2001年完成論文,一二三時未出世,這年紀可能要稱各位做大哥
macao-123 發表於 2016-6-2 12:23



   客氣了

TOP

小弟2001年完成論文,一二三時未出世,這年紀可能要稱各位做大哥
macao-123 發表於 2016-6-2 12:23


  睇黎閣下十分年輕,想知為何對一二.三事件有如此興趣研究,因今天年輕一輩好少關注的

TOP

小弟現在都是中坑一名,一二三是我父母輩的事,小時候聽過不少。

現在的年青人隔了兩代,面對的處境已經很不一樣。可是一二三/六七塑造了今天的處境,我們今天的人和事,都有前因後果。希望籍著一二三,加深世代之間的理解,亦希望有助理解今天的處境,以處理今天的一些問題。
1

評分人數

  • jose1057

TOP

小弟現在都是中坑一名,一二三是我父母輩的事,小時候聽過不少。

現在的年青人隔了兩代,面對的處境已經 ...
macao-123 發表於 2016-6-6 13:07


  講得十分好!

TOP

小弟現在都是中坑一名,一二三是我父母輩的事,小時候聽過不少。

現在的年青人隔了兩代,面對的處境已經 ...
macao-123 發表於 2016-6-6 13:07


歷史是一面鏡子, 我們從中可以觀察到好多東西, 觀今宜鑒古, 無古不成今, 古人不見今時月, 今月曾經照古人

TOP

歷史是一面鏡子, 我們從中可以觀察到好多東西, 觀今宜鑒古, 無古不成今, 古人不見今時月, 今月曾經照古 ...
IF212 發表於 2016-6-7 01:16

  好嘢!,值得一讚,簡單講,如知道及了解已往曾發生咩事件,對現在社會情況在思考上分析有幫助,所以睇多D本區舊事帖有益架

TOP

小弟現在都是中坑一名,一二三是我父母輩的事,小時候聽過不少。

現在的年青人隔了兩代,面對的處境已經 ...
macao-123 發表於 2016-6-6 13:07



    講得十分好

TOP

小花俠論壇,是一個很好的平台,看看老東西,想像一下那時空的事情

TOP

小花俠論壇,是一個很好的平台,看看老東西,想像一下那時空的事情
macao-123 發表於 2016-6-7 14:30



    得閒的話, 請到這裡遊一遊

TOP

今日11月15日,係當年(1966年)葡警武力鎮壓氹仔示威人事而引致一二三事件. 今日正式是一二三事件五十週年.

TOP

借圖一用









TOP

回復 75# macao-123
不覺已五十年,從圖上看大部份係葡警,佢哋多數唔識中文或只講少許廣東話的,五十年後今天,幾難再見到有葡警,但有一次在黑沙環近關閘竟然見到一名似係葡藉鬼佬軍裝警員出差

TOP

(轉載)

何賢在澳門 12.3 事件中的角色
【文 / 圖:羅恩惠】

每一個年代,都有中共可以使用的人。

何賢被喻為紅色資本家,但早於1946年,他曾經出任國民黨澳門支部執委,兩年後調任澳門支部副主席。1950年大陸政權易手後,靈活的商人向北望,轉而出任澳門中華總商會理事長。韓戰爆發,何賢將物資運往大陸支援中共志願軍。1956年更獲毛澤東接見。

如此背景,我們很容易理解何賢在澳門12.3事件中的重要角色。

12.3事件五十周年,澳門特區已完成去殖化任務,這宗歷來最嚴重的警民衝突,沒有受到學界和教育界重視。它由一宗未經批准的違規建築而起,在特定時空下,只消半個月就變成一場反帝反殖,需要全民「鬥爭到底,不獲全勝,決不甘休」的民族仇恨之戰。1966年十二月三日騷動最高潮時,三萬人圍著澳督府直至議事廳前,要推翻澳葡管治,警方向人群施放催淚彈,又用水喉向人群掃射。

時任澳門中華總商會主席何賢多次透過電台呼籲,勸市民回家。

圖1《明報》1966年十二月四日 何賢呼籲市民回家

「澳門中華總商會主席何賢,昨日下午五時五十五分假澳門綠邨電台發表告全澳市民談話說:
【呢次氹仔事件,根據氹仔居民提出的五項要求,全澳同胞正在爭取圓滿解決。請大家安靜,請大家安靜。現在事情正在協議解決中,請市民無事切勿外出。】
何賢此項廣播第一次在電台連續播出兩次。至六時零五分,又再重覆廣播兩次,呼籲澳門居民切勿外出,鎮定從事。」(《明報》1966年十二月四日)

當天下午四時,瘋狂的群眾衝進市政廳內,將歷任澳督像、文件、傢俬丟出街外,搗毀並焚燒,其中包括物業局的屋契。市政廳對開的銅像也被群眾合力推倒。澳葡政府在12.3黃昏六時頒布戒嚴令,裝甲車入城,軍警向天開槍將人群驅散。混亂中有八人死亡,80多人受傷。

圖2 衝擊澳督府《反對葡帝在澳門的血腥罪行》

圖3 市政廳外《反對葡帝在澳門的血腥罪行》

圖4 拉倒銅像《反對葡帝在澳門的血腥罪行》

數以萬計的市民上街是因為傳言;在非常時期,傳言也變成新聞。

「一項在澳門市面盛傳的消息,昨晚深夜由返港客帶到此間:在騷動最嚴重時澳督曾遣人召見何賢,惟卒未能與何氏會面,稍後時間傳澳督曾乘鐵甲車,在軍警護衛下,到河邊新街南光公司會晤何賢。」(《明報》1966年十二月四日)

何賢儼然變成「民間特首」,是政府和群眾間的連結。導火線是十一月十五日坊眾學校的違規擴建。

氹仔坊眾學校計劃擴建,照顧本來在夜校就讀的船廠工人子女。船廠工友多屬左派工會,而氹仔又只有一間基督教學校,和他們期望的愛國教育不同。於是坊眾學校擴校籌委會向工務局申請擴建,圖則卻被指不符當局「繁榮澳門」街道佈置計劃,圖則被擱置。籌委會不理違規,就在坊眾夜校舊址,即施督憲正街4、6、8號自行搭棚擴建。

時任海島市 (今氹仔與路環) 行政局長晏德地,九六年接受澳廣視記者林玉鳳及Ricardo Pinto 白嘉度訪問時說:「我經過那間學校,成個人嚇了一跳。看見100多名男女將學校拆爛。我不知道發生什麼事?回去問同事也不知道。於是找人去看看,還叫他們不要帶槍。他們回來後,人人都很害怕的樣子。」

晏德地沒有聽過案例,他向工務局負責人查探,對方卻支吾以對,無澄清任何問題。翌日,數十名手持籐盾及膠棒之防暴隊到場,和工人及學生發生嚴重衝突,混戰中27人被毆傷。

圖5 《明報》1966年11月16日 警民浴血混戰

以何賢為首的六名代表,11月29日下午謁見澳督,提出五項要求。

● 懲罰打人者
● 氹仔事件因辦學而起,辦學是合理的,不應加以阻撓
● 被打傷者應得賠償
● 五名談判代表曾被拘控,要求當局撤銷控罪及案底
● 保證今後不再有同樣事件發生

圖6 《明報》1966年11月29日 — 何賢謁見澳督

當時,新任澳督嘉樂庇 Nobre de Carvalho才上任四天,想妥善解決此事,又答應成立調查委員會,包括警方、商會及政府三方代表。
不過,文革外延也波及澳門,珠海紅衛兵同仇敵愾,和澳門左派的講用會、各界座談會等遙相呼應。滿腦子戰無不勝的工聯、學聯、婦聯及各社團,每天分批分次操上澳督府誦讀毛語錄,以「刀山敢上、火海敢闖」的氣魄向毛澤東效忠。最終導致十二月三日的特大警民衝突。

圖7 珠海集會支持澳門堅持鬥爭 《反對葡帝在澳門的血腥罪行》

圖8 珠海集會 《反對葡帝在澳門的血腥罪行》

圖9 澳門街頭 《反對葡帝在澳門的血腥罪行》

圖10 港九各界慰問澳門同胞座談會《反對葡帝在澳門的血腥罪行》

「何賢於昨晨前往石岐,至中午始返澳。隨即直接乘座駕車至澳督府,與嘉樂庇進行會談。」(《明報》1966年十二月五日)

圖11《明報》1966年12月5日 何賢往石岐見中共官員

本來和澳葡政府有商有量的何賢,從大陸回澳後馬上變得強硬,又發表書面聲明。

「自去月十五日氹仔發生警察毆打居民事件後,引起全澳同胞憤激,一致支持氹仔居民的要求。連日來各社團代表到澳督府向澳督提出抗議,不料三日上午葡警竟然復向各代表毆打,此種行為更激起全澳同胞之憤激。今天中國人是團結不可侮的,澳葡當局應負起此事件的全部責任。」(《明報》1966年十二月五日)

民族主義變作藥引,瞬間燎原。

12月7日 廣州數千紅衛兵舉行集會、遊行,支持澳門同胞「同澳葡帝國主義者鬥爭到底」。《人民日報》發表多篇社論及評論員文章,愈寫愈激烈。

《澳門同胞得到廣州紅衛兵強大支持增添無窮力量   堅決同澳葡帝國主義者鬥爭到底》 「許多工人群眾對《澳門日報》的記者發表談話時指出:紅衛兵小將是我們中國人民的英雄後代,他們說得到做得到,世界上的一切牛鬼蛇神無不聞聲喪膽。」    (《人民日報》1966年12月10日)

騷亂後澳門局勢動蕩,資金流失,店鋪不做葡國人生意。七艘大陸炮艇在關閘外遊弋,官媒更隔空放話,要脅停止供水及食物,迫使澳葡政府答應道歉賠償。

圖12《明報》1966年12月5日 七炮艇關閘外遊弋

圖 13 《工商日報》1966年12月6日 暴動後的澳門

圖 14 《明報》1966年12月6日 人心惶惶

12月10日,廣東省人民委員會外事處「奉命」對澳葡當局提出強烈抗議和四項要求。

● 立即無條件接受澳門居民提出的要求
● 向中國賠禮、道歉
● 嚴懲主要肇事者
● 今後不允許國民黨勢力在澳門進行任何活動

1967年1月28日,澳督嘉樂庇 Nobre de Carvalho到中華總商會禮堂,簽署《認罪書》,接受廣東省人民委員會外事處提出的四項主張,並賠償死傷者殮葬費、醫藥費等共二百萬元。

圖15 1967年1月28日澳督嘉樂庇簽署《認罪書》

圖16 澳門國慶風采 — 陳樹榮編

圖17 澳門國慶風采 — 陳樹榮編(二)

何賢在一二三事件中的角色至為關鍵,翌年五月,他在左派團體包圍港督府,天天輪流示威時到訪香港,希望拉攏港英當局和左派高層坐下和談,無功而還。

不過,曾經的付出沒有白費。澳門商會領袖及左派社團積極參與鬥爭的最後都上一個階梯,分享權力。何賢之子何厚鏵更成為澳門回歸後首任特首。
附件: 您需要登錄才可以下載或查看附件。沒有帳號?註冊
1

評分人數

  • simo

TOP

澳門一二三事件

1

評分人數

  • simo

TOP

多謝分享咁豐富五十年前一段澳門歷史大事圖片,此事件今天在本澳除討論區偶有提及外已無人談起了,尤其本地傳媒

TOP

3-4/12周末舉辦過3場座談會,不知道有沒有師兄出席過?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