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ank: 4](images/default/star_level3.gif)
- UID
- 13
- 帖子
- 1133
- 主題
- 1100
- 精華
- 0
- 積分
- 2502
- 金錢
- 24816
- 閱讀權限
- 50
- 性別
- 女
- 來自
- 天津
- 在線時間
- 60 小時
- 註冊時間
- 2011-3-10
- 最後登錄
- 2011-8-20
![月火輪 月火輪](images/common/pr-01.gif) ![劍火輪 劍火輪](images/common/pr-02.gif) ![優秀會員 優秀會員](images/common/new000.gif) ![悠嘻猴(女版B) 悠嘻猴(女版B)](images/common/15f.gif) ![活力之星 活力之星](images/common/1234567890.gif) ![常住居民 常住居民](images/common/123456789012.gif) ![魅力公主 魅力公主](images/common/medal104.gif) ![高級會員 高級會員](images/common/1210380402-6423.gif)
|
銫完全消失需三百年
銫完全消失需三百年城市大學生物及化學系副教授林漢華表示,不含放射性的碘在大自然一直存在,特別是海帶等低等海洋生物,均會收集和儲存較多的碘,人類進食有關食品,會對身體有益。不過,放射性的碘則主要是由核電站反應爐製造,人類接觸會影響健康,「情況就好似不斷照X光咁」。
至於放射性銫,則屬稀有元素,在自然界中極少存在,亦不是人體所需要的元素。林漢華指只有核電站的反應爐才會製造大量的放射性銫,故當發現食物或水源含有銫,即反映核電站或已出問題。
香港大學及香港中文大學食品安全碩士課程講師張劉麗賢表示,放射性銫半衰期長達二十八年,完全消失需要三百年時間。
張劉麗賢指出,日本東部盛產蔬果,放射性銫一旦進入泥土及水源,便需要長達約三百年時間才能徹底消失,令有關區域猶如荒土,當地或需透過移山填海,將盛產地移至其他地方。她認為政府應該加強抽檢所有入口食品,並且加強打擊走私食品,保障本地食物安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