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UID
- 27236
- 帖子
- 1001
- 主題
- 657
- 精華
- 0
- 積分
- 2324
- 金錢
- 18515
- 閱讀權限
- 50
- 在線時間
- 166 小時
- 註冊時間
- 2012-12-22
- 最後登錄
- 2024-5-3
|
南周續:習近平不滿中宣部舉措
針對《南方周末》2013年新年特刊應當局要求被刪改一事,本報記者對多名相關人士采訪後得知,對於黨內媒體管理部門在相關問題上的應對方式,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顯露出擔憂。此次事件起於廣東省、後升級為涉及「言論自由」的問題,打亂了去年11月剛剛起步的中國最高領導層的步調。
1月9日晚,在中共中央所在地北京中南海。習近平總書記在會議上先露出不快的神色。據有可能知曉當天會議內容的多名相關人士透露,當時黨內排名第5政治局常委、統管媒體的劉雲山,正在就《南方周末》事件作報告。
據透露,習近平在會議上質疑道:「一系列的措施,反而只能加劇混亂。難道不是越壓越亂嗎?」此次,令習近平大感不快的是,劉雲山下達指示要求全國報紙轉載《環球時報》的社論。這篇社論否認當局刪改了《南方周末》的新年賀辭。
宣傳部門惹人憂
劉雲山在胡錦濤體制下的10年中,曾任中宣部部長,在強化媒體和網絡監管等發面大展拳腳。去年11月的十八大後,劉雲山晉級最高領導層——成為7名政治局常委之一,並繼續負責宣傳部門。進一步增強自己的影響力。
據悉,習近平對於廣東省的問題擴大至全國並影響社會穩定表示出了擔憂。也有分析認為,本次事件正是向劉雲山敲響了「警鐘」,他在下一屆黨代會召開前的5年時間內都將執掌宣傳部門。
事情要追溯到1月3日《南方周末》發售新年特刊後的第二天,即1月4日。
《人民日報》旗下的《環球時報》發表社論呼吁「需要冷靜思考南周事件」。這篇文章引起了以劉雲山為核心的中宣部的注意。這篇社論寫道「老的媒體管理體制不可能原封不動繼續下去」,這被劉雲山等人解讀為是在對自己進行「批判」。
此後,中宣部向《環球時報》下達指示要求重新發表另外的社論。
1月7日,《環球時報》又刊載了一篇社論,否定當局刪改了《南方周末》賀辭,並稱「即使在西方,主流媒體也不會選擇同政府公開對抗。在中國這樣做,一定更是輸家」。劉雲山對中國主要紙媒都下達了強硬指示,要求「必須轉載該社論」。
反對處分記者
1月9日凌晨,北京紙媒《新京報》拒絕轉發《環球時報》的第二篇社論,事態愈發混亂,《新京報》主編甚至以不惜辭職相抵抗。雖然當局立刻行動起來「和諧」了網上表示事態惡化的相關留言,但這一系列消息還是傳進了習近平的耳朵裡。
據一位曾經從事過媒體管制的相關人士透露,對於反抗宣傳部命令的編輯和記者,劉雲山已經在內部決定對他們進行人事調動或處分。對於這一處理方式,習近平深表擔憂,並下達指示要求不要處分相關人員。
而對於事前審查《南方周末》報道的廣東省委宣傳部部長的人事調動方針也已決定。由於立即處分可能將黨內的混亂公開化,所以最早也將等到3月的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前後再實施人事調動。
對於剛剛帶領新領導集體起步的習近平來說,想極力避免問題擴大化甚至演變成動搖體制的事態。面對輿論反彈即使不處分那些奮力反抗的記者、對《南方周末》提出的要求全部接受等,這些處理方法都是要優先保證平息事態。
本報獲得「南周事件」內部報告
朝日新聞於近日獲得了一份關於「南周事件」的報告書,這份《南方周末》報社的內部報告書記錄著新年特刊在當局指示下被刪改的詳細經過。據報告書稱,當局就文章的變更對編輯部進行了非常細致的指示,在和編輯部多次相互妥協之後,又要求重新更換文章。這一舉動激怒了記者們。
該報告書編成日期是1月7日,題為《新年特刊出刊過程》。是由部長級以上人士組成的「南方周末新聞職業倫理委員會」所編寫的。
據這份報告書的記述和該報記者們提供的消息,問題最早發端於去年12月24日。當天主編黃燦拿走了新年特刊的原稿件,說是為了「給廣東省委宣傳部的人看」。
廣東省委宣傳部部長庹震原為新華社副社長,自去年5月調來廣東後就開始對持改革論調的《南方周末》進行事前審查。對於新年特刊他也要求事先看一下稿件。在內容為「2013開年10大猜想」的部分中,「獨生子女政策」、「官員財產公開」、「廢除勞教制度」、「增加免簽國家數量」等內容被刪除了。而在「追夢人物」這一欄裡,因在網上批評政府而被勞教者的報道也被禁止刊登。
從那天開始直到年末,編輯部和黨委宣傳部門一直在持續交涉,而黃主編則根據黨的意見反復修改,有時甚至搶在了黨委的前面。
而「新年獻辭」的標題也從最初的「憲政夢」等一改再改,最後變為了歌頌黨形像的「我們比任何時候都更接近夢想」。全文的字數從1800字被縮減到了1千字,整個新年特刊也從16版被縮減到12版。
據說在此期間,主編還用手機將報紙版面拍照發送到宣傳部。
最後完成校對是在1月1日凌晨3點。通宵達旦加班的五名編輯都去休息了。但隨後黃主編和伍小峰副主編兩人卻被叫到了省委宣傳部,這是非常罕見的情況。受到省委宣傳部部長指示的副部長楊健,要求兩人對報道內容進行再次更改。
黨委要求將新年獻辭再更改100多字,在頭版圖中加入歌頌共產黨革命精神和改革開放精神的文字,同時將描寫反日游行中「少年理性愛國」的報道予以刪除。黨委對於文章的刪改涉及到很細節的部分。
伍副主編表示:「事前審查已經持續了半年,報社編輯部對此很憤慨。如果再改會遭到抗議的。」但結果無法改變,兩人在空蕩蕩的編輯室內按照宣傳部的指示對6個版面再次進行了修改。
當1月3日報紙發行後,看到在經過一定商議後定稿的稿件又被大幅刪改,記者們群情激奮。約100名記者在網上發表共同聲明對當局的行為提出異議。
一位熟悉《南方周末》編輯部的社外撰稿人說:「宣傳部幹了直接干涉紙面編輯的蠢事。都做到這一步了,記者們肯定不答應。」這份內部報告書曾在網絡上公開,但很快就被刪除了。
「南周事件」前台幕後
此次《南方周末》事件的背後,與中央派下的領導幹部為嚴管開放性論調而實施的過度介入有關。
去年5月,曾任新華社副社長的庹震被任命為本毫無關聯的廣東省委常委、宣傳部部長。據中國媒體有關人士稱,庹震肩負著「壓制南方集團」的使命,也就是說「上頭」要他壓制發行《南方周末》的南方報業傳媒集團。
當時的共產黨中央宣傳部部長是現最高領導層位列第5、主管宣傳和思想的政治局常委劉雲山。庹震的調動在去年秋季十八大前,也是為了在習近平領導班子走馬上任之際嚴加控制廣東省的報道。
「這寫的是什麼!這需要指導!」
據《南方周末》記者表示,去年6月,庹震剛剛上任1個月,看到南方集團旗下的日刊《南方日報》的娛樂版後他勃然大怒。該報道題為《近年國產電影不給力深層原因詳解》。
庹震連與政治毫不相干的報道也要加以干涉,記者們對此表現出了震驚和不解。
自上世紀70年代末改革開放以來,廣東省民眾便一直受「近鄰」香港自由開放的報道的「耳濡目染」,很多廣東人都有移居海外的親戚。南方報業傳媒集團的報紙和雜志也是為了迎合這些讀者。原《南方周末》編輯幹部表示「說真話」、「貼近真相」、「保持開放性言論」一直是南方集團的三個傳統。
庹震開始事前審查後,稿件接二連三被斃。去年7月報道北京暴雨災害的8個版面被完全刪掉。該原編輯幹部指出:「此次新年特刊事件只不過是個導火索而已。半年來,我們一直是敢怒不敢言。」
而下令刪除報道的是廣東省宣傳部副部長楊健。和庹震幾乎同時調任至相當於南方報業傳媒集團一把手的黨委書記,曾任新華社廣東分社社長。據悉,要求將新年特刊頭版插圖換為航母「遼寧號」的也是楊健。
此前一直兼任南方集團黨委書記的總裁將於明年退休,退休後這個位子很可能被「拿下」。據有關人員稱:「記者和幹部們都很害怕南方的傳統會就此消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