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發帖

淺談甲狀腺

    根據中西醫學古籍,早於東漢賈逵(公元一七四年)於《魏書》中謂“發憤生癭,後所病稍大,自啟願欲令醫割之”,當中的“癭”正是現今甲狀腺疾病的統稱。西方醫學約於公元一八三五年由Dr. Robert Graves最早描述此病,他以“Hysterical(歇斯底里)”來形容。醫學是一種觀察分析的科學,從兩位前人的描述不難看出甲狀腺疾病與情緖的起伏息息相關,因為前人的貢獻,甲狀腺疾病亦以Dr.Graves的名字來命名。

    現今,甲狀腺疾病的患者愈來愈多,但是一般人對於甲狀腺疾病的概念還停留在早期“大頸泡”階段,多數人認為只要多吃海帶、紫菜等含碘高的食物就可以治療甲狀腺腫大。事實上,在現今壓力大節奏快的社會中,甲狀腺疾病的致病原因也由過去的食物缺碘改變成今日多為自體免疫引起,而在疾病的診斷與治療上由於醫學的進步也有了不同的面貌。

    凸眼、頸粗才是甲狀腺異常?

    各項大型調查硏究結果顯示,年輕人甲狀腺異常的人數開始高於老年人,而且女性佔有80%左右。現在大家都不要覺得老了才會生病,所有的病好像都有年輕化的趨勢。有甲狀腺亢進(甲亢)問題年輕人要特別留意中風,年輕甲亢患者罹患中風風險比常人增加近45%。如果你食量不變卻變胖、情緖低落,以為得了憂鬱症?別懷疑,這都是甲狀腺出問題的徵兆。

    普遍巿民一般認為凸眼、頸粗就是有甲狀腺的疾病,還有其他從外觀可以觀察出來的線索嗎?其實可以照鏡子呑口水,看你甲狀腺旁有沒有浮腫,或是容易流汗、焦慮,就可能是甲亢,臉浮腫是甲狀腺低下(甲減)。亦有硏究顯示,女性患者比男性患者多四倍,發病年齡多在二十歲至四十歲間,這與女性賀爾蒙的影響有關,因每月經期之來潮、懷孕、生育,對甲狀腺素的要求增加,促進了甲狀腺的過度工作,容易誘發此病。

    甲亢會有的徵兆包括:甲狀腺素分泌過量,就會加速代謝,造成體內營養素消耗。主要症狀為眼突、心悸、手顫抖、血壓升高、容易激動、緊張、怕熱、失眠、多汗、食慾旺盛、體重下降、大便次數增加、月經異常等。

    甲亢者最可怕的,是倂發足以致命的甲狀腺風暴,當患者過度勞累、精神受刺激、接受各種手術外科、外傷、細菌感染或倂發糖尿病時,便可能爆發甲狀腺風暴。引發代謝異常的疾病,如糖尿病、肝功能失調。消化系統受損,容易腹瀉或合倂其他胃腸功能障礙。過速的新陳代謝使鈣質流失,骨質變得脆弱,所以較易發生骨折。甲亢者因長期心跳過速,所以會導致心律失常、心房顫動或心衰等心臟病的症狀。女性會因此症而導致不孕、流產,或造成死產、早產,如不耐心接受治療,恐將失去傳宗接代的生育能力。

    甲狀腺異常一定要做手術嗎?

    正常的甲狀腺位於頸正前方,甲狀軟骨下方及氣管兩旁,放左右兩葉,重量一般為20至30克,周邊上下前後有密集的動靜脈血管及神經分佈,甲狀腺後方有約3至5粒甲狀旁腺。甲狀腺疾病一般先以觀察或口服藥物治療控制,若內科治療無效或以下狀況被視為需行外科手術治療,指征包括:1.甲腺癌或超聲波檢查顯示甲狀腺鈣化性結節(存在日後癌化可能);2.單個或多發性甲狀腺腺瘤伴不適症狀;3.不能耐受抗甲狀腺藥或不願進行藥物治療者;4.碘131治療禁忌或復發者;5.巨大甲狀腺或需要持續抗甲狀腺藥物治療超過兩年者。另外,妊娠3個月時,經短期抗甲狀腺藥等作手術前準備,當確認甲狀腺切除術對母子雙方危險性均小於非手術治療時,可考慮手術治療。

    最後,給甲狀腺疾病(尤其甲亢者)的人一些飮食建議,不可吃含碘豐富的食物:海產類(沙甸魚、龍蝦、蝦、海蟹、海蜇、蜆、海參、乾貝、鱔魚、魚肝油等)、海藻類(海帶、紫菜等)、蔬菜類(蘿蔔葉、向日葵子、洋蔥等含碘土壤種植的蔬菜)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