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發帖

[澳門新聞] 政府收地陸續有來

到期未發展無合理解釋就收

    政府收地陸續有來

    特區政府回收閒置地有進展,昨向立法會土地及公共批給跟進委員會透露,早前宣佈批給失效的廿三幅閒置地中,已成功收回兩幅,另有近二十幅即將回收。繼一一年後,政府去年底又跟進完所有土地利用情況,強調土地一到期,未發展又無合理解釋就收,預告收地行動陸續有來。

    23閒地兩已到手
    在社會施壓下,政府一一年檢視了一百一十三幅長期未發展,即俗稱閒置地的土地利用情況。當年初步擬訂了四十八幅可歸責承批人,六十五幅不可歸責。之後開始連串爭議甚大的收地行動。運輸工務司司長羅立文、工務局長李燦烽,昨日上午十時再到立法會介紹進度及資料。
    跟委會主席何潤生會後向傳媒引述政府資料說,上述四十八幅可歸責土地中,十六幅早已“放生”並公佈。餘下卅二幅中的廿三幅,則先後被宣告失效,但至今只成功收回兩幅,其他基本在中級法院司法上訴中,政府有信心。另外九幅未公佈去向,當中七幅已分析完,並進宣告失效程序的最後階段。至於未完成分析的兩幅土地則比較複雜,政府正處理。他透露,政府已到手的兩幅閒置地,一在北安,擬建倉庫。另一在澳門新填海區,擬建政府寫字樓,並在規劃中,但政府無說清具體地點。
    多地進失效程序
    十六幅“放生地”及六十五幅不可歸責地去向同樣惹關注。資料顯示,十六幅“放生地”中,三幅早前已宣吿失效,其中兩幅為新福利巴士車廠、總站用地。六十五幅土地狀況亦隨時間推移有所變化,當中十三幅處“正進行宣告失效程序”,即快將回收,主要集中在石排灣“土地庫”。另十七幅“仍未進行利用”,主要是南灣湖 C、D區的天價地,料爭議甚大。同時有十二幅已發出“入伙紙”,五幅“工程進行中”,餘下的就情況各異,如已開始施工、跟進批則或輕軌預留等。
    經過海一居事件,社會關注土地趕搭尾班車情況。六十五幅地中亦有三幅正申請規劃條件圖。資料顯示,該三地毗連,且都位於理工、賽車博物館對面的黃金地帶,價值甚高,現全作露天停車場。三地同為一九九四年的批示批出,意味着二○一九年左右到期,項目能否在廿五年大限前拿到條件圖、建完並通過驗收成疑。若到期前項目未建完、相關土地未轉為確定批給,依法得回收,情況一如旁邊的一幅土地,現已進行宣告失效程序。據悉,若政府評估過項目無可能在批租期屆滿前建成,將不會審批該申請,避免海一居事件重演。
    一切依土地法辦
    何潤生說,政府昨日重申了土地處理兩大原則:一、若土地過了廿五年批租期,但仍未按批給合同完成項目,土地未由臨時批給轉成確定批給,政府必須按《土地法》宣告批給失效要回收。二、若發展商未按批給合同中的利用期完成項目,除罰款外,都會行收地程序。當局繼一一年的一百一十三幅土地外,去年底又完成跟進其他土地。強調只要土地過期未發展,發展商既無合理理由,又非政府責任,政府就立即行收地程序。意味着收地陸續有來,且不限於一百一十三幅之內,惟昨未公佈具體數字。按早前特區公報,政府近期回收了海一居土地,亦宣告六幅位於氹仔國際機場對面、偉龍馬路上的土地失效,這些都在一百一十三幅土地之外。
    政府昨又應議員要求,將增加土地資訊透明度,會在網上及時更新一百一十三幅閒置地情況,以便市民及傳媒監督。

    本報記者  甄慶悅  報道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