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發帖

[澳門新聞] 融合堂否認肉販平買貴賣

指政府資料與實際價格有出入

    融合堂否認肉販平買貴賣

    就特首日前指本澳豬肉平買貴賣,融合堂鮮肉行總商會昨晚舉行記者會澄清,指以現時生豬批發價每擔一千八百二十元計,毛豬成本每公斤達三十點三澳門元,並非公佈的廿七點○三元。同時,毛豬屠宰後“七除八扣”,剩下原來重量的七成左右,加上其他成本,一頭生豬全部出售約賺七百八十元,並非“暴利”,肉販只是賺份人工。

    融合堂鮮肉行總商會昨晚八時假嘉年華酒樓舉行記者會,會長謝樹平、理事長蘇海波及一衆肉販出席。

    生豬來貨價逐月升

    對於生豬批發壟斷問題,謝樹平指,組織本澳生豬來貨從來只有兩家公司可參與,其他人無可能自組貨源,認為這不是壟斷是甚麼?且會員、肉販經常反映生豬質量不佳,肥肉比例高,以三級豬當一級豬售予澳門市場,但即使如此,肉販也別無其他選擇。同時,本澳生豬來貨價今年以來持續上升,由年初每擔一千六百多元逐月遞增,至本月初加價後,達歷史新高每擔一千八百二十元。

    蘇海波指,以現時生豬批發價每擔一千八百二十元計,毛豬成本每公斤達三十點三澳門元,不知特首所說的數據來自何處,懷疑有部門計量單位和價格可能存在誤導。

    毛豬祇剩七成賣錢

    謝樹平稱,據他所知,拱北生豬批發價從來未及澳門高,拱北現時一頭生豬批發價與本澳相差五、六百元,否則拱北的豬肉怎可能平澳門“一截”,一直吸引衆多本澳居民北上購買。另外,肉販在入貨時以整隻活豬計算,但生豬經屠宰後重量祇剩原來約九成,還有近兩成是肥肉及“下欄”如豬頭、豬皮,祇有其中七成可以賣錢,豬隻不時過肥,成本更重。

    他指出,以目前每擔批發價一千八百二十元計,一頭一百七十五斤的豬,連同屠宰、水、電、搬運費等,所需成本為三千四百八十五元,按照平均每斤三十九點九元零售價計算,毛利潤為四千二百六十四元,純利潤為七百七十九元。每月約賺一萬元,肉販一日工作十小時,僅是賺份人工,並非暴利,若果真是“咁好賺”,人人都爭做。促當局深入調查肉販有否存在暴利售賣豬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