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發帖

[澳門新聞] 氣象局:風力未達八號波

  氣象局:風力未達八號波

    【本報消息】颱風“妮妲”來襲,周邊地區早已懸掛八號波或紅色預警,唯獨澳門“與別不同”,死守三號波逾廿個鐘,上班族冒狂風雷雨狼狽返工,全城罵爆。氣象局昨舉行記者招待會解畫,指澳門不在“妮妲”的大風區內,只是個別監測站個別時段曾錄得八號波的最低要求水平,認定風力無普遍性,故局長決定不掛八號波。網民對氣象局的“專業”解釋多不“收貨”。

    鄰地預警澳遲疑
    颱風“妮妲”迫近珠江口,香港前晚八時許早掛八號波,廣東省和廣西多個城市亦發佈紅色預警,尤其深圳、中山及珠海等,均宣佈昨日停工停產停課,嚴陣以待,但澳門遲遲未掛八號波,居民被迫返工。而且昨早六時至九時,正是風暴距澳最近六、七十公里的時段,居民冒着橫風橫雨返工,甚為狼狽;亦有電單車駕駛者在大橋被吹到東倒西歪,猶如“玩命”。全城遷怒氣象局,紛紛致電氣象局投訴。
    吹深港未威脅澳
    氣象局昨日下午三時半假氹仔大潭山氣象局禮堂召開記招,由氣象局長馮瑞權、副局長梁嘉靜及氣象局氣象處長鄧耀民主持。馮瑞權展示衛星雲圖解釋不改掛八號風球的原因,指本澳懸掛三號風球期間,“妮妲”有好充足的水氣,令颱風得到發展,但“妮妲”登陸前一刻,可明顯看到“妮妲”同南部雲區分離,失去水氣的提供,“妮妲”亦縮小。根據本澳和珠海共建的雷達顯示,“妮妲”的大風區對着香港和深圳一帶,並不包括本澳,故本澳整體風力較香港偏小,因此沒有懸掛八號風球。
    兩橋八波低水平
    局方解釋,懸掛八號風球與否,須視乎整體風速是否達到每小時六十三至一百一十八公里,有網民截圖質疑部分監測站的風速超過每小時六十三公里。馮瑞權解釋,官網數據是每十分鐘風速,並非每小時風速。
    因記招有部分內容有誤,鄧耀民會後接受電話訪問時澄清,西灣大橋昨早六時至七時錄得風速為每小時六十七點五公里,友誼大橋北站昨早八時至九時錄得每小時六十五公里風速,即兩橋於不同時段曾達到八號風球最低要求水平。另,嘉樂庇大橋於昨早六時至七時曾錄得每小時六十公里的風速,未達八號風球的底線。
    友誼橋監測斷電
    本澳共有十五個監測站,鄧表示,當中三座大橋設四個監測站,分別是友誼橋兩個,西灣橋及舊橋各設一個。友誼橋南站監測站自七月上旬出現故障,後檢查為斷電原因,但維修有困難,將盡快設法修復,北站運作正常。一般每個監測點只會顯示一個監測站的數據,以免混淆,官網中關於友誼橋數據過往是顯示南站數據,但因故障而沒有顯示,若短期無法修復,未來會在網站顯示北站數據。
    馮瑞權表示,通常懸掛風球要視乎整體風力作評估,包括普遍性及持續性,不是單靠單一監測點。有時較成熟的積雨雲在某個監測站旁邊下一場大的暴雨,會令到某站短暫時間產生颱風的風力,“難道無颱風,積雨雲下沖的風力又轉掛風球訊號?”強調昨日風力無普遍性,故他決定不掛八號波。
    遲籲鐵馬勿過橋
    傳媒質疑,昨日有大橋的風速於六時多達到八號風球的風球底線,但交通廳至八時半才發出“電單車勿過橋”呼籲,若昨日電單車車主真的發生意外,哪個部門負責?氣象局表示,日後大橋風速過高,將考慮在網站作出相關的呼籲。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