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發帖

名校10歲狀元 跳樓亡

價值觀崩潰,十歲童亦自殺!就讀精英校的十歲小學男生,昨晨在柴灣小西灣寓所,疑因功課問題遭母薄責,他身穿整齊校服,反鎖廁所內沉思十分鐘後,黯然跳樓慘死。警方在死者書包內發現一本日記,寫有充滿死亡及自殺的遺言:「我好想死、好想自殺、好想坐監、好想死亡。」警方初步懷疑男童尋死可能與學業壓力爆煲有關,惟真正原因仍需調查。

死者吳澤榮(洋名Ethan),生前就讀區內名校西灣河中華基督教會基灣小學(愛蝶灣)五年級精英班,成績中上,三年級時曾考獲全班第一名。吳與父親、姓陳母親及胞姊同住小西灣富欣花園第六座五樓一單位。昨晨六時許,印傭喚醒吳童起床上學,當時任職麵包師傅的父親已出門上班,只有母親及胞姊在家,吳疑因功課問題被母親薄責。

反鎖廁內10分鐘

其後他換好校服準備往上學時,突然衝入廁所反鎖木門;十分鐘後,吳母見兒子仍未出來,立即拍門查問,但沒有反應,遂與女兒合力用剪刀撬開廁所木門,赫見窗門打開,吳童卻不知所終。吳母探頭向下望,驚見兒子重傷倒臥二樓平台,慌忙報警,吳童送院搶救後證實不治。


吳童的父母、胞姊及多名親友事後趕到醫院認屍,吳母目睹兒子遺容後情緒激動失控痛哭,要由女兒及一名女親友攙扶安慰,眾親友離開醫院時神情哀傷。警方事後往吳家調查,在死者書包內檢獲一本日記,內寫「我好想死、好想自殺、好想坐監、好想死亡」等字句,相信是死者跳樓前寫下。


操行佳習中提琴

中華基督教會基灣小學(愛蝶灣)校長劉惠明表示,吳童操行良好,成績中上,上月剛通過評估能力測試,學校亦沒發生欺凌事件,未能估計他自殺的原因。他說,事發後已聯絡吳的父母,他們仍未接受事實,他引述吳母稱,前晚為兒子按摩時不覺有異樣,想不到兒子突然自殺。該校將於本月底舉行考試,吳童在課外活動學習中提琴,原訂於十二月校內青年音樂匯演中表演。


校方對事件感到極為難過和傷心,已啟動危機處理小組處理事件,並於放學前透過班主任通知全校學生有同學離世,該校教師、心理學家及教統局人員已即時為有需要學生提供情緒輔導,並會向學生灌輸「生命教育」。學校亦向家長發出通告交代事件,提醒他們注意情緒受困擾的學生。


教育局表示,事發後已即時派員到學校了解事件,並協助制訂措施,以及為教職員及學生提供情緒輔導。

                                                                                                                                      
跳樓男童送院搶救後證實不治。


                                                                                                    
男童母親情緒激動,要由女警安慰。


                                                                                                    
死者從五樓住所洗手間氣窗跳下(箭嘴示)。


                                                                                                    
警員檢走死者日記簿調查。


                                                                                                    
校長劉惠明表示,已啟動危機小組處理事件。


                                                                                                    
10歲童跳樓模擬圖
男童疑因功課問題被母薄責後,突然走進廁所反鎖。


                                                                                                    
母姊見他良久未出來,撬門入內查看,惟男童已跳樓。


                                                                                                    
救護員將倒臥平台的男童抬上擔架床送院,惜已救不回性命。

精英制分四班家長轟製造歧視

【本報訊】墮樓男童生前就讀的中華基督教會基灣小學(愛蝶灣),屬區內名校之一,以學業成績優異見稱,大部分畢業生均能升讀中學名校,但有學生家長批評,該校實行精英制加上功課艱深,對學生造成很大壓力,坦言:「小朋友咁細個,處理壓力嘅能力有幾大?」

據悉,該校實行精英制,二年級開始按學生成績分為四班,D班為成績最好的精英班,最後是A班。家長湯先生稱:「呢間係band one學校,好重視成績!」他不滿學校實行精英制,間接將學生做比較,坦言:「咁樣分班會令小朋友互相比較,甚至有歧視。」他指學校功課既多又深,令學生感到吃力,並說:「功課好深唔易做,有時連我都要上網查資料先識教囝囝。」


「搞到下一代咁辛苦為乜」

湯續稱,兒子日常功課很忙,根本無時間休息玩耍,稍後將向家教會反映,並說:「我教仔要求唔高,就算考試考得唔好,都唔敢畀壓力佢,只會教佢積極面對,始終人生仲有好多考試。」他得悉有學童自殺感到很不開心,慨嘆:「講真小朋友咁細個,處理壓力嘅能力有幾大?現行教育制度只重視成績令人好心淡,搞到下一代咁辛苦為乜呢?」


另一名家長董太指,該校大部分學生放學後都會到補習社做功課,坦言:「好似我個女咁,每日放學去補習,返到屋企食完飯就繼續溫習,無辦法啦,大勢所趨,我怕萬一放鬆咗追唔上呀!」該校校長劉惠明回應時稱,該校功課不算多,通常每天約有四科共八項功課,若學生專心做功課,兩小時便可以完成。

                                                                                                                                        
家長湯先生指學校功課既多又深,令學生感到吃力。

TOP

面對升中大關小五起壓力勁增

【本報訊】自殺男生在「絕筆日記」中,留下想死和想坐監字句。據新領域發展潛能發展中心註冊教育心理學家彭智華分析,兒童可能在生活中感到壓力,以為坐監或死亡可以逃避,「小朋友覺得坐監就唔使溫習做功課、唔會畀學校同家長責備」。

他指出,小學五年級開始進入升中派位的關鍵時間,部分學童未必適應突如其來的壓力,建議家長多留意子女的生活細節和情緒變化,發覺有問題時,及早向社工求助。


「有毀滅自己傾向的兒童,可以是成績很差,也可以是成績很好。」他解釋,學業成績低劣的學童可能會因排在「隊尾」而不開心,相反成績很好的學童,則有機會因達不到自己或父母師長的期望而失落。當學童「頂唔順」壓力時會開始不想上學,如得不到體諒,情緒可能會繼續低落,假如學童不擅處理情緒,便有機會萌生自殺逃避的想法。


很多家長喜歡安排子女入讀名校。彭智華表示,即使學童成績好亦不代表他讀得愉快,「讀得上但未必讀得開心」,建議家長在子女能力和興趣之間取得平衡,選擇適合子女的學校。

                                                                                                                                        
死者生前就讀中華基督教會基灣小學(愛蝶灣)。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