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發帖

[澳門新聞] 自由行靈丹變毒藥


    【本報消息】“承載力”成為近期本澳炙手可熱的關鍵詞,坊間打趣說:“沒有自由行,澳門沒有今天;更多自由行,澳門沒有明天。”十年前,經濟低迷,自由行好比“肥豬肉”,填飽營養不良的澳門;十年後,經濟騰飛,這舊“肥豬肉”或令肚滿腸肥的澳門帶來“高血壓”。“肥豬肉”的本質冇變,變的是澳門的“身體”。到底是要因噎廢食,抑或勤做運動消脂?

    居民生活空間收窄
    二○一三年,社會將焦點全放在“非典”十周年,忽略因“非典”衝擊帶來的CEPA。十年前,內地與澳門政府簽署CEPA,其中開放內地居民赴澳自由行政策生效,扭轉當時澳門低迷的經濟,為旅遊業注入新活力。時至今日,自由行政策將澳門旅遊事業推向高峰,成為澳門不可或缺的經濟動力。然而,大量旅客衍生的交通擁堵、通脹攀升、生活空間收窄,甚至近期“奶粉荒”等負面問題相繼呈現,尤為突出的莫過於新春的“逼爆關”情景,深深觸動居民的神經。
    人代政協反映實況
    通關危機醞釀已久,多年來,澳區全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分別在“兩會”上向中央反映實況,並一直建議延長珠澳各口岸的通關時間,完善設施,滿足兩地社會發展的需要,亦得到國家重視,要求對口部委跟進。然而,更新的憂慮冒起:“通關越來越便利,旅客祇會越來越多?”
    關鍵完善通關設施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社會反思應否剎停“自由行”?曾被視為“救命丹”、救經濟脫離水深火熱的“自由行”政策,如今卻被冠上“毒藥”的污名。三位澳區全國人大代表劉藝良、姚鴻明、崔世平均認為不應打破區域合作的發展大方向,拒旅客於門外亦不合理,關鍵是完善通關及周邊配套。劉藝良強調,澳門要邁向世界旅遊休閒中心,應進一步完善政策,提升自身的接待力,並非盲目截停“自由行”;姚鴻明促盡快建設粵澳新通道,逐步延長通關時間;崔世平認為,凡事有正反兩面,問題亦不會祇有一個答案。當前迫切解決理順各個環節,騰出空間讓區域合作繼續健康發展。
    “兩會”舉行在即,相信澳區全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除關心國家領導新班子上場外,焦點亦離不開“區域合作”、“自由行”、“承載力”這幾個澳人關注的問題。

總之除左個別零售業同賭場, 澳門人吃盡苦果..

TOP

http://news.qoos.com/偷渡減逾期逗留者增-1408764.html

去年逾期逗留者共三萬七千多人,其中個人遊簽註的內地人有四千五百多人,同比增加百分之六點一;其他證件卅簽註的內地人為二萬九千五百多人,同比升近一成七。該類別中持護照最多,有二萬三千多人,其次是旅行團簽註、商務簽註以及探親證。逾期逗留的外籍人士共三千多人,同比升百分之一點八。逾期逗留者中,超過三萬人逾期一星期。

TOP

承載力遭質疑

文綺華▉不能評估


今年春節期間關閘首次出現「迫爆」景象,本澳各旅遊景區亦出現人潮擠迫,搵食、搵住、搵的士均甚艱難的情況,甚至有旅客因訂不到酒店而要「瞓街」,在市民怒吼要求收緊自由行、旅客稱對澳門失望之際,均凸顯出本澳旅客承載力已超出負荷。不過,旅遊局局長文綺華昨日稱,農曆春節是「非常特殊的情況」,不能僅以此「單一季度」來評估本澳的承載力,並指自由行對本澳整體經濟支持相當重要,不能輕率改變。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