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發帖

[澳門新聞] 社會促禁五新興毒品

    【本報消息】毒品禍害,影響深遠,沉淪毒海者,嚴重損害身心。保安司公佈去年錄得販毒和吸毒案,同比分別增逾八成和一成八,反映本澳毒品問題仍然嚴峻,當中不乏青少年濫藥或被利誘販毒,被警方抓獲。然而“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毒品種類層出不窮,避開檢控,有意見希望當局盡快修法,將五種新型毒品列入禁制名單。

    販毒案勁升八成
    保安司日前公佈最新數據顯示,去年錄得販毒案二百三十一宗,同比勁升八成一,平均每月就有十九宗;吸毒案三百二十五宗,同比增一成八,平均每月二十七宗,反映本澳毒品問題仍然嚴峻,不容忽視。保安司司長張國華認為與警方加強打擊,以及鄰近地方和美洲國家情報交流有關。
    警增儀器頻緝毒
    不少國家和地區均有毒品問題,執法部門間情報交流以及其他警務合作尤為重要,成打擊罪案有力工具。本澳方面,毒品犯罪形勢複雜,警方致力打擊,屢破毒品案件。澳門知名度以及地理位置同樣受到國際販毒集團青睞,利用澳門作運毒中轉站。警方針對性部署,主動出擊,最新已在外港碼頭設置X光人體緝毒機,體內藏毒無所遁形。下一步警方計劃在北安碼頭增設該儀器,加強緝毒能力。
    毒資訊誘青少年
    然而,販毒集團近年改變運毒模式,除體內藏毒外,亦利用行李箱暗格、鞋底藏毒,涉案者更來自“五湖四海”,為避開警方視線,運毒路徑更迂迴,增加執法部門打擊難度。
    除跨境運毒,本地販、吸毒問題亦須關注,販毒手法和藏於民居的毒品飯堂愈趨隱蔽。另一方面,不少毒販往往利用年輕人貪新鮮心態,先在夜場免費提供毒品,青少年以為“試少少”無事,結果“中伏”後無法自拔,被販毒集團利用作販毒工具。現今資訊科技發達,不法分子在網上“散毒”,向青少年提供“毒資訊”,更利用青少年好奇心,以化學物質製成新型毒品逃避法律責任,令人沉迷毒海。
    圍追堵截予打擊
    近年本澳新興毒品有俗稱“咖啡粉”、“開心水”、“霹靂可卡因”等,警方過去亦曾破獲有關案件。新型毒品對吸毒者身體傷害更大,成警方面對的新課題。針對新型毒品以及最新販毒趨勢,保安當局去年透露已啟動將五種新型毒品列入禁制名單程序。該五種毒品包括合成大麻素、呱嗪的衍生物、卡西酮、墨西哥鼠尾草和丹酚A,當中部分是國際新興毒品,內地、台灣和香港已將該批毒品納入禁制名單。據了解,呱嗪的衍生物用來製造杜蟲藥,濫用該物質會引致頭痛、嘔吐、痙攣等;合成大麻素類似大麻,吸食後會產生幻覺,甚至心跳加速;卡西酮俗稱“喵喵”,與冰毒相若,濫用會令記憶力受損。
    要進一步遏止毒禍,社會希望有關方面盡快完成修法,令執法部門更有力“圍、追、堵、截”。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