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舟鼓響粽子香 端午佳節美味嘗
美麗附會今尙傳 追思屈原千百年
過三天,就是端午節。賽龍舟、食粽子,是端午節的兩大傳統風俗。今年的澳門國際龍舟賽,已於昨日展開,今日及三日後端午節正日繼續在南灣湖舉行。粽子,是不才喜愛的食物,猶記廿多年前,居所在新橋區唐樓,每屆夜闌人靜,偶聞街上傳來“裹蒸粽”、“鹹肉粽”的叫賣;今社會變遷,不才也已遷居至祐漢高層大廈多時,賣粽人騎車沿街的叫賣聲不聞久矣,然粽子仍常年可以食到。
端午節賽龍舟、食粽子,傳統上把這與紀念大詩人屈原聯繫起來。其實,這只不過是人們對兩千多年前憂國憂民的偉大的愛國詩人的追思之情。端午亦稱端陽,其來源在今時今日至少有四、五種說法,除了紀念屈原說,還有吳越民族圖騰祭說、起於三代夏至節說、惡月惡日驅避說等等。賽龍舟、食粽子之外,端午節還有另一個重要的民俗內容,就是衛生和壓邪。農曆五月,古稱毒月,因時序已交夏令,蟻蠅孳生,百蟲出動,人的健康容易受到毒蟲的危害。古人曾設想出許多辦法消災防病強身,用雄黃、蒜頭、菖蒲根浸酒灑在牆壁上,在室內點燃艾枝煙燻,以驅殺蛇蟲蚊蠅,吃大蒜頭以去食積、除敗毒、防病疫。
從史籍上看,“端午”二字最早見於西晉人周處《風土記》:“仲夏端午,烹鶩角黍”。角黍即粽子,在東漢才出現,已是屈原投江之後的數百年。直到晉朝,角黍(粽子)才成為端午的應節食品。《風土記》:“五月五日,與夏至同,……先此二節一日,又以菰葉裹黏米,雜以粟,以淳濃灰汁煮之令熟。”角黍演變至今天的粽子,原材料及製作方式早已豐富得多,但由於附會在屈原的傳說上,千百年後,仍是最受歡迎的端午節食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