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謂媽媽手
“媽媽手”是腱鞘炎的一種,又稱為“狹窄性腱鞘炎”。是由於“外展拇指長肌”和“伸拇指短肌”的肌腱腱鞘發炎,造成拇指以下到手腕關節部位疼痛、發炎,嚴重時會延伸至上前臂都感到疼痛。這兩條肌腱由腕部延伸至大拇指外側,分別執行大拇指伸展及外展的動作,因此,當病發時,可能出現大拇指或手腕關節活動因疼痛度受限,包括手腕關節扭擰、大拇指的反覆伸直或彎曲等動作,因而無法靈活郁動。
狹窄性腱鞘炎與手腕部過度勞累有關,在日常生活中若不正確用力,或反覆用力過度,皆可能引發此病。由於常見於生產過後的婦女,當中以新手媽媽居多,因為抱嬰兒時,許多人利用虎口(大拇指與食指之間)的位置用力將嬰兒從床抱起,這不僅使手腕呈現不當角度,大拇指會特別用力,而且由於長時間累積造成肌腱發炎,所以這個病症也常稱為“媽媽手”。
其實“媽媽手”並不是媽媽的專利,所有需要長期使用手腕工作的人士,包括家庭婦女、輕工業工人、電腦操作員、賭場莊荷等,都有可能患上此病。
“媽媽手”症狀表現發病較緩慢,大多數患者有長期勞累病史,少數患者有腕部扭傷史,偶有因特殊勞累而導致急性病發者。部分患者早期有局部微紅、微腫、微熱及橈骨莖突部疼痛、腕及拇指活動時疼痛加劇。拇指無力、伸拇指活動受限、難以提物,如不能提熱水瓶倒水等動作。若注意外觀,通常可看到拇指基部腫脹,甚至可見凸起的囊腫。
簡單的握拳尺偏試驗可輕易診察出此疾病:患者握拳(拇指在內、四指在外),腕關節尺傾,橈骨莖突處疼痛為陽性,提示橈骨莖突狹窄性腱鞘炎。但無論如何,於手腕拇指側的直接壓痛是最常見的症狀。
保守治療:注意休息,減少長時間使用手部的動作,維持正確姿勢。對於不可能完全不再使用手部的患者,可用一些代替方式使用。在急性期可使用口服非類固醇類消炎止痛藥物,並配合物理治療,如電療和超音波局部治療,以及佩戴手部護具來保護手腕,可減少手腕部肌腱過度運動,以利病人患部的休息。如上述方式未見效果,醫生必要時可考慮使用類固醇局部注射治療。只要能配合醫生的指示,有足夠休息,注意手部使用時的正確姿勢,如此可減緩傷害的速度,提高癒合的速度,加快回復手部的正常活動。
外科手術治療:保守治療無法改善症狀或症狀反覆者可考慮手術治療,將手腕處的肌腱外鞘膜切開,消除肌腱與腱鞘的障礙,以減少磨損和發炎症狀。
保健小貼示:預防和護理主要是盡量給予腕及手部充分的休息,使用手腕部時注意保持正確的姿勢。另外,本病一經診斷後,應盡早選擇適當的治療措施。早期治療的有效率及治癒率均明顯高於晩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