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線之間
除了旅遊消費與生活物品,不少居民也開始到珠海等地購置物業,這些行為一方面拉動了當地的經濟發展,首先提升了部分人的經濟能力,另一方面對當地的普羅大衆,也帶來物價與生活指數的不斷高漲。
這不被我們察覺的情況,在內地經濟近十年的急速發展、港澳自由行政策的實施和人民幣値不斷上升的形勢下,近年正要反過來在界線的這邊出現,我們社會現時的反應可能是一種對消費優勢轉變的不適應,也可能與一般巿民在未能分享小城經濟發展成果卻先受其負面壓力相關。
現時來澳度假的內地客量,已不單只集中在節慶的日子,平常周末到訪小城的遊客數量也在不斷上升,而且主要是來自珠三角地區,來澳的目的已像我們到珠海一樣,不單只是為了旅遊。
其實,這是珠三角區域一體化的開端,區內居民生活圈擴大,正如珠海對於不少澳人,小城也成為了衆多珠三角居民的生活範圍。
地區融合,人口與物品的流通必然增加。在這發展趨勢下,面對來澳的大量內地訪客,已不能單純以旅遊問題來應對,而要從地區融合的宏觀角度思考,因為他們到來的目的已超越了旅遊景點的訪尋,還落在各種消費與服務上。
我們要探尋的,似乎是這些訪客只集中在新馬路一帶的因由:是這區太具知名度?是這區兼具了滿足旅遊與購物消費的欲望?
我想,只有理解問題之原因所在,並從城市規劃宏觀地作出相應的措施,才可能應對現今所遇到的問題。
而對城市自身,也要探究引起怨言的本源,適時作出紓解,社會也應逐步學會適應地區融合的大形勢,不然,隨着正在施工與計劃中的區內交通設施的逐步落成,一向慣於只向內看的小城,要接受的挑戰,將比今天面臨的還要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