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島蠔場見學
日本食材見學之旅的其中一站,是廣島瀨戶內海生蠔養殖場。碧海藍天,空氣非常清新,感覺有點兒涼快。可能因這裡是一處很廣闊的內海灣,水面平靜得來略帶點寒氣;迎上來接待的負責人的臉上亦好像掛上了一層薄薄寒霜似的,不像一般日本人的交流方式。不過,在這個商業社會,當大家談到商事,氣氛亦開始慢熱起來。
負責人首先引領我們來到會議室,概括介紹了這裡養蠔業的情況,並展示瀨戶內海的海域圖,分析各養蠔區的水質、水流量、溫度及含菌量概況,這些都是養殖生蠔的首要條件。他也說明近岸養殖的品種因衛生數據不符合生吃條件,所以只能做熟食及冷凍品種;遠離近岸的品種,因水域水流比較急的關係,所以蘊藏了大量微生物及海藻,這些都是健康生蠔所需要的食糧,所以在這區域養殖的必然是可以生吃的。
通過這次見學,我才知道原來蠔的繁殖方法是卵生的。每年六至九月份是產卵期,蠔卵會散播在海中漂游,大約兩周時間就會浮游至近岸的蠔苗培殖區。蠔民會預先準備好用鋼纜串起的一串串帆立貝殼,讓蠔卵寄生在殼上,然後用抑制法培育小蠔。停留在帆立貝殼的夾縫中的小蠔只能生長至○點三三毫米左右大小,之後便要轉移至遠岸蠔場養殖。蠔民會把帆立貝殼用九米長的鋼纜串連,之間夾疊的距離拉開至三十厘米以上,並吊在蠔棚下,以水中深吊育成的方法養殖。小蠔因生長空間擴闊、食用豐富的微生物,加上水流動量加速,令生長更活躍。通常一個寄居帆立貝殼可養殖四十隻生蠔,一個蠔棚可養七百隻生蠔,大概十三個月便成熟可以收穫,每年十一月至翌年三月便是收成期。
收穫後的生蠔會原船送至洗蠔工場,用一台運輸帶把生蠔運送至滾桶噴射式灑水機內,用高速水槍清洗蠔殼上的雜物,然後再經運輸帶送至紫外光機殺菌。完成以上程序後,成批蠔便送至海水淨化池浸養,使生蠔適應另一個生活環境,讓生命力可以持續長些。同時,養殖場的衛生監控部門會不停抽驗生蠔的衛生狀態,看看是否符合出產時的衛生要求標準。
負責人吿知我們,原來廣島佔日本產蠔量的第一位,佔總產量的五成六,質量亦排首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