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洋白烚
澳門公積金制度討論經年,強制/非強制及勞資供款比例成為絆腳石。各地有不同福利和稅制,旣想少納稅少供款,又想高福利高回報、早退休早享受,“你想”就可以。
試想一下,完成高等敎育的後生仔約廿來歲,至主觀願望或外在理由而退休時約60歲,工作約卅五年。據統計局最新數據:澳男78.9、澳女85.6,男女平均人壽82.4歲,從醫學角度展望,百歲高齡不遠矣;亦是非百萬金不能“贖”高齡。
長命百歲,可喜?可害?見仁見智。若廿五歲前有人供養,後卅五年自食其力,往後享晩年就要吃老本,這種與時間競賽的退休計劃,不是應該盡早開始嗎⁈十幾年來一味算着如何供款最着數,原來一直延誤了近半世的生產周期投資回報,白白冤掉百多萬元退休積蓄回報。人生有幾個十年?一心贏在起跑線,卻一直停在起跑線;或是臨退休才棄權離場,以為爭取最大利益者,最終誤己誤人。
庖丁不曉大道理,亦屆聞香之齡,談退休供款是“唱別人的歌”矣。只知澳門菜中的“西洋白烚”,要將不同火路食材按次序放進鍋中,或將夠火候食材取出換上另一項,最終恰到好處,才令人享受精彩。始終都要先燒鍋清水,再作選擇並修正。
西洋白烚又叫大白烚,富濃郁葡國風味,有別於中葡混合的Tacho“西洋大匯”;另一個用節日餸尾做的、富東南亞辛辣風味的則叫“火辣大雜匯”;而“諸事哩”就是傳統中式飮宴“餸尾”的結晶。
西洋白烚材料有騸雞或老母雞、豬手、排骨或五花肉、豬耳、牛肉、葡國紅肉腸、黑豬血腸、紅酒肉腸、薯仔、紅蘿蔔、椰菜、洋蔥、雞蛋、西椒、芹菜、薑、乾蔥、蒜子、水欖、丁香、玉桂、胡椒。
先炒香芹菜、乾蔥、蒜子,下一杯葡國白酒,並加入足夠開水和香料、少許海鹽和糖、洋蔥去皮橫切開二;按較耐火的次序放入牛腱、老雞和豬手,約一小時後加豬耳、紅蘿蔔、原隻薯仔一齊烚。
期間任何食材火候足夠便要取出,不要過火。之後是椰菜、橫切開邊洋蔥再煮十五分鐘。所有煮熟食材切件,砌好放盤內。最後浸熱西洋紅臘腸、黑血腸、紅酒肉腸,切成厚片。熟蒜片、西椒圈、雞蛋和水欖飾面,食用時佐以欖油和醋。
歡迎讀者電郵互動探討,共享廚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