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樓跌石屎響警鐘
街總倡官民合力優化修復
【本報消息】就新馬路及河邊新街先後有舊樓外牆石屎剝落,街總副理事長李卓君稱,新馬路至內港一帶達三十年樓齡以上的舊建築林立,雨季過後往往危機四伏。促當局加強與各區坊會溝通,蒐集數據,全面優化舊區環境,保育世遺“澳門歷史城區”及緩衝區周邊建築。
李卓君指出,舊區破舊建築衆多,外牆細面積石屎塊或紙皮石等剝落事件時有發生。可幸最近兩次並無擊傷途人,但足以再次敲響社區“警鐘”。期望當局加強關注事件,擬定整治舊區方案。鑑於不少舊區樓宇並無成立業主會等組織,且業主大多遷走,即使當下有業主嘗試向當局反映修葺建築外牆的意願,亦因未能得到全體業主的支持,唯有擱置方案。
委託坊會調查
他為此建議政府各相關部門加強溝通與合作,一方面主動了解各舊區樓宇的破舊情況,開展綜合評估,再擬定合適的修復方案。另不妨委託各坊會收集相關社區舊樓宇數據,尤其找出存倒塌危機或外牆易剝落等的建築,助當局按輕重緩急進行修復,加強社區安全系數。
齊視察勤反映
李卓君認為,倘現階段仍未獲當局落實開展相關修復方案,期望各坊會聯合社區居民力量,以視察社區舊樓宇面貌方式,鎖定須即時修復的建築,共同向當局反映。
文化局近期展開《澳門歷史城區保護及管理計劃》框架公衆諮詢,可善用此良好契機,與相關部門加強協作。鼓勵坊衆一同查找存危機的破舊建築,更全面關注自己生活的社區,也可更長遠優化歷史城區,保育社區建築肌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