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米檢測器 半個鐘驗伊毒
伊波拉病毒在西非國家肆虐,快速診斷患者是否感染伊毒成為重要環節。波士頓大學科學家研製一款納米檢測器,檢測血液三十分鐘後,就能得出診斷結果。任何人都可以操作納米檢測器,外界相信新發明有助遏止伊毒蔓延。
傳統檢測伊波拉的方法需要昂貴的實驗室設備,還要花費大量時間運作,約一小時採集樣本,兩小時以上檢驗樣本,檢測的操作者更要通過專業培訓。波士頓大學的研究小組花了近五年的時間得出快速檢測伊波拉等病毒的方法,並研製了納米檢測器。
據介紹,納米檢測器名為“單一顆粒干涉反射成像傳感器”(SP-IRIS),其外形和尺寸跟鞋盒差不多,需要放入電池運作。檢測器借助在光學生物傳感器和出血熱方面的知識和技術,檢測病毒的基因組長度和外形,判斷它屬於哪類病毒。
操作者首先要把病患血液放在光學生物傳感器上,傳感器發出多種顏色LED光源折射在病毒顆粒上,檢測器就能偵測產生變化的病毒基因組長度,加上判別其外形,推斷病毒類別。據悉,檢測器的偵察面積較大,能掃描最多一百萬個納米顆粒。
與傳統的伊波拉病毒檢測時間相比,SP-IRIS僅需三十分鐘就能得出結果,大大縮短診斷時間,為病患贏得寶貴的治療時間,相信能有效遏制伊疫蔓延。
目前,多間實驗室準備測試SP-IRIS檢測器,包括得克薩斯大學醫學分校一家生物安全達到四級(BSL-4)的實驗室。SP-IRIS在該實驗室的測試獲得通過後,波士頓大學國家新興傳染病實驗室緊接試驗它,產品預計五年內正式推出醫學市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