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城魚米香珠記麵家
鳳城珠記麵家目前有五家分店,位處營地大街一百二十七號的老店,開業於一九五四年,今年剛好踏入一個甲子的歲月。第二代掌門人葉紹文,由小學三年級起課餘就在店舖裡幫手,不單守業有成,更把珠記發揚光大,在本澳飲食及零售業界擁有自己的王國。
廣府有云:良廚出鳳城。順德菜除了深深影響着粵菜的發展,其麵食同樣有獨到之處。今期介紹的鳳城珠記麵家,全澳目前唯一獨家製作的魚皮角,同樣是廣式麵食中的明珠。
珠記有三寶:雲吞、水餃、魚皮角,都是以傳統手法,在自家工場製作,過程和質量有保證。
先說說雲吞。葉紹文說,傳統的廣式雲吞在餡料及大小上都有規格,“珠記的雲吞幾十年來都堅持以‘一啖一隻’為製作標準,與現在標榜‘大大隻’的有所不同;我們認為太大隻的話,一怕煮不熟,二怕煮太久了雲吞皮會爛。”珠記的雲吞其實有經過改良,“以往的雲吞餡會攙有大地魚末,後來怕魚骨碎末太硬,影響口感,於是改用芝麻粉。”這樣的改變不是為了標奇立異,而是同樣為了增進香味和口感。
珠記的水餃亦有經過自家精心改良。“傳統鳳城水餃的餡料是豬肉、蝦和筍絲,但來澳門後,我父親發覺有些老街坊覺得筍是‘寒毒之物’,不吃筍絲,於是他打破傳統,改用白菜梗。”葉紹文說,“廣府人認為白菜是正氣的,老少皆宜,而且口感爽脆多汁,於是白菜豬肉水餃亦成為珠記獨家製作。”在傳統上創新,這樣的老店才能不落後於時代。
珠記的魚皮角製作已有四十多年歷史,曾停頓十多年,近十年前再重新推出。製作魚皮角需要用上大量的鯪魚肉,而且工序繁複,製作需時,成本亦重,所以珠記是澳門目前唯一製作這種“南番順”特有美食的店號。珠記的魚皮角只刮取魚青,與麵粉成三七比搓揉,過程中只加水,然後壓製成薄薄的麵皮。餡料有豬肉、蝦及香菇,所以入口既有魚的鮮美,亦滿溢肉香。節假日的日子裡,食客和購買作手信的遊客排成人龍。
牡丹雖好,還需有綠葉扶持。好多內地遊客總覺得“澳門的雲吞麵就是要比內地的好吃!”且聽葉紹文一一道來,“一是湯頭料足。我們的湯頭主要用豬骨、大地魚、鯪魚骨、蝦米等大火熬兩句鐘,豬骨有肉味、大地魚增香、鯪魚骨令湯色白、蝦米增鮮,正宗的雲吞麵湯底都是這樣的。二是所用的麵粉不同。澳門麵店用的是加拿大進口的高筋麵,比較爽口彈牙;內地主要用中國小麥製成的麵粉,比較稔身淡味。”
一家有六十年歷史的老店,招牌出品何止這“三寶”!葉紹文娓娓道來:“珠記好早期開在荷蘭園,與禮記冰室舊址相鄰,與當年的聯益粥店並成鼎足而立,是當年塔石球場球友們的宵夜酺點。”所以珠記早年出品的“大肉麵”很受球友歡迎,“帶皮的五花肉炆得甘香入味,大大塊一片鋪在麵上邊,既有肉食又能飽肚。”搬到營地大街後,牛腩麵成另一招牌出品,“牛腩麵雖然遍地開花,到處都有得食,但我們的牛腩與衆不同之處,是一直以來都用柴火慢炆,又稔又有肉香。不過,現在市面已經冇柴賣,於是我們改用炭爐炆,每日要做兩大罉。”
讓食客食到真正的好味道,才是老店的生存之道。
珠記當然亦與廣大澳門人一道,經歷過高低起伏。葉紹文笑言有“兩低兩高”:“當年一二 · 三事件之後市面蕭條,每日賺的幾乎唔夠開飯。另外就是‘非典’期間了,生意額跌到不足三成。”相信這也是澳門人的集體回憶,“兩個高峰期,一是八○至九○年代初,經濟起飛,港客愛遊澳,試過有段時間,周五、六、日要閂門,專職包雲吞做手信外賣。近幾年自由行暢旺,很多遊客慕名而來,門市生意增加不少,所以珠記亦陸續開了四家分店。”
歷經六十載,總結經營之道,葉紹文表示,老店經營既要傳承,亦要創新。“珠記有自己的出品標準、製作要求、調味配方,確保質量穩定。”創新則要隨時代,“不能離題萬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