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澳門新聞]
報讀葡語本地生買少見少
[打印本頁]
作者:
jose1057
時間:
2016-3-27 14:09
標題:
報讀葡語本地生買少見少
報讀葡語本地生買少見少
李向玉籲中小學普及葡語教育
在中葡商貿合作服務平台的發展定位下,葡語在澳的重要性無容置疑。但事實上本澳的葡語普及率極低。有關教育在中小學中僅屬“閒角”,學生的葡語興趣及能力豈會“無中生有”?連理工學院院長李向玉亦大嘆,報讀葡文系的本地畢業生“相當矜貴”,呼籲中小學校普及葡語教育。
葡語使用率非常彽
澳門基本法列明葡文是特區的正式語文,然而長久以來,其在本澳三文四語中屬邊緣角色。根據統計局最近五次人口普查,以葡語作為常用語言的澳門人口,由一九九一及一九九六年的百分之一點八,回歸後下降至二○○一年的百分之○點七,二○○六年的百分之○點六及二○一一年的百分之○點七。澳門語言文化研究中心二○一四年的調查顯示,無論是家庭、市場、餐館、銀行,還是工作語言,葡語的使用率均排在粵語、普通話、英語之後,使用率介乎百分之○點四至○點九,“低得可憐”。
即使是回歸前,葡語亦一直沒在澳“落地”。李向玉表示,澳葡政府曾試圖推廣葡語,更從葡國調派教師,然而沒有成功,失敗主因是外籍老師“水土不服”,根本不懂得如何教中國人學葡語,最後有資源無成果,葡語祇是澳門的小衆語言。
重賞卻未見收生增
為汲取教訓,李向玉倡致力培訓葡語教師,有感本澳中小學的葡語教育不多,連報讀葡語系的本地學生亦買少見少。以理工學院中葡翻譯學士學位來說,過往的本地報讀學生為十選一,今年已低至五選一,面對未來數年的“生源危機”,相信本地生會更矜貴。
他苦笑道,若人數再下滑,就更加沒有挑選餘地,“祇能來一個收一個”。內地生則沒有類似困擾,每年開放的二十個名額,可吸引數百內地生報讀。
有葡文基礎的本地中葡中學畢業生,更是奇貨可居。李向玉提到,中葡中學學生本來就不多,畢業生又未必志在中葡翻譯,理工為吸引他們入讀,專門為中葡中學設獎學金“請學生”,“你有基礎嘛,來理工學院讀書不花錢,一開始還來幾個,去年就小貓兩三隻、寥寥可數了。”雖然現時開班不成問題,但可挑選的人數越多,選擇餘地越大,學生質量亦越高,認為始終要有契機提高本地學生對葡語的熱情及興趣。
政府協助引入師資
李向玉表示,若從幼兒園、小學、中學起有葡語人才源源不斷地進入大學,便可從底層解決生源問題,高等學府葡文系就不會成為無源之水、無本之本。若想打造中葡商貿合作平台,就必定要從葡語出發,前瞻規劃、長遠打算。
儘管本澳奉行教學自主,亦希望政府多提倡、號召,從政策導向努力。據他了解,一些中小學有心教葡語,但有質量的葡語師資則或需政府協助。表示對社會文化司司長譚俊榮有信心,指譚司重視葡語教育,早前批准理工增加十多位葡語師資,支持力度前所未有。冀特區政府、大中小學、民間聯手協調,“一條龍”培訓葡語人才,讓澳門真正發揮中葡平台作用。
作者:
jose1057
時間:
2016-3-27 14:10
葡語教學有名無實
有中葡學校畢業生指,想當年學校的葡語教學“有名無實”,不過,即使是現職中葡學校教師,也形容學生的葡語能力“麻麻地”。政府近年始推動中小學葡文教育,有些私校亦已引入,但始終是閒科、興趣班式,效果成疑,恐怕本澳葡語教育仍“路漫漫其修遠兮”。
閒科可帶科升班
已就業多年的中葡中學畢業生霍先生表示,當年學校的葡語教學得過且過。每周僅一至兩堂葡文堂,由葡國人執教,“佢哋教完就收工,唔上心教,佢有佢講,你有你玩。”雖名為中葡學校,但葡文作為副科可帶科升班、畢業,“唔合格都可以升班,邊有(口+靚)仔會諗住學多種語言(口+架),我都未試過有一年葡文合格,次次測驗考試都係得幾分。”被問及畢業時的葡語水平,他坦言“識啲字母囉”,但亦有同學具相當的葡語水平,不過僅屬少數。
時至今日,有中葡官校教師直言,中葡學校的葡文水平,並非如外間想像般“勁揪”。絕大部分中葡學校以中文教學為主,葡文為第二語言,非日日有葡文堂,其他科目以廣東話或普通話授課,非葡文教師無須具葡文能力。加上可帶科升班,故學生即使葡文“肥佬亦唔緊要”。整體而言,指中葡學校學生的葡文水平可用“海軍鬥水兵”形容,但也有小部分學生葡文好叻。現時鄭觀應公立學校採用國際學校模式,葡文、英文比重相對較大。
中葡校乏人問津
另一位官校教師說,近年中葡中學收生不理想,有些甚至連中葡小學的畢業生都不願升讀中葡中學。因大部分私校已“入網”,部分更是名校,在免費及名校效應下,中葡校乏人問津,“你估以前多窮人,私校又收費,所以多人讀中葡學校。”現在中葡官校都靠外籍生補充生源。
謝同學現為澳大葡文系學生,並非中葡中學畢業、升大前無葡文基礎的她,有感只要用心,即使沒有“葡文底”亦可應付大學葡語課程。但亦認為中學有需要增加葡文課,因葡語在澳始終有用,政府工、律師樓等工作機會多。
學生葡語質素與師資有必然關係,根據“二○一五年澳門教育年鑑”,自二○一三卅二○一四學年起,教青局推行“培養葡語教師及語言人才資助計劃”,資助高中畢業生赴葡國修讀葡西語學士及教育碩士、應用外語學士或碩士課程。
今個學年,有十八名學生就讀有關預備課程,共三十三名學生就讀葡西語學士課程或應用外語課程。學生畢業後,須回澳履行提供服務的承諾,從事葡語教師或相關工作,冀有關計劃能在本澳葡語教育事業上發揮作用。
作者:
jose1057
時間:
2016-3-27 16:24
教授葡語 從小入手
近年來,中國與葡語系國家經貿關係發展迅速,中央鼓勵企業“走出去”,令內地企業對葡語國家投資激增。澳門作為東亞唯一通用葡語的地區,作為中國聯繫葡語系國家的唯一窗口,希望澳門協助穿針引線的省市不斷增加,得天獨厚的本澳理應機會處處,商機無限。但實際並非如此大有作為,中葡雙語人才的短板,成為中葡平台進一步發展的絆腳石。
中葡平台,顧名思義,兩種語言、兩種文化,缺一不可。但葡語在澳門普及率低,使用率排在粵語、普通話、英語之後,使用率僅百分之○點四至○點九,一百人中不足一人使用葡語。雖然近年不少投身社會工作的打工仔意識到葡語的前景與“錢景”,在職進修葡語的人士逐年增加,但能堅持學有所成者畢竟少數。作為中國十四億人口與超過二億葡語人口對接溝通的中葡平台,深諳葡語者少得可憐,試問如何擔當得起中葡平台角色?
中文和葡文均是本澳的官方語言,為何中葡平台提出多年,但葡語仍不得重視,未能普及?回溯歷史或會找到答案。回歸前的語文教育政策出現在《中葡聯合聲明》簽署後,與英文在香港普及的情況不一樣,在二十世紀九十年代前,澳葡政府並沒有積極在澳門推廣葡語,澳門的私立學校很多都以英文作為第一外語。直到澳門進入過渡期,澳葡政府為了讓葡語在回歸後繼續在澳門生存,才開始檢討推廣葡語的制度。
回歸後,《語文教育政策》雖然列出要“致力培養一定數量的中葡雙語精英人才”的政策目標,同時指出會“與相關機構合作加強葡文教師培訓,提高葡語教學水準”,並“採取措施提高駐校葡語教師的歸屬感,為其提供教材及教具上的支援”,“推動非高等教育機構和高等教育機構之間在培養中、葡雙語專才方面的合作,為中學職業技術教育開設翻譯課程提供條件”等,但葡語教學依然追不上形勢發展,就連公立學校的葡語教育亦受冷遇。有中葡官校教師直言,絕大部分中葡學校的葡語教學“得過且過”,學生的葡文水平整體只能用“海軍鬥水兵”來形容。
葡語教育,特別是於基礎教育階段寸步難進,長遠不利於構建中葡平台。政府與其着眼鼓勵澳門大專畢業生赴外地或內地進修語言,倒不如從小着手,加大推廣葡語教育,明確葡文在本澳的獨特地位。除重塑中葡學校的葡語教學重要性外,更應為全澳各中小學提供葡語教學條件,讓更多人有機會從小接觸葡語,以對葡語產生興趣及打下基礎。否則過分依賴高等教育培養中葡雙語人才,難吸引學生由零開始,或因底子不厚而令求學之路事倍功半,不利中葡雙語培訓的擴展。
適逢今年將在澳門舉行中國──葡語國家經貿合作論壇(澳門)第五屆部長級會議,本澳的中葡平台作用面臨階段性驗收。改變葡語教育模式,是時候提上日程。
作者:
waterpool
時間:
2016-3-29 18:47
政府要多多推廣
歡迎光臨 小花俠論壇 (http://disanna.com/)
Powered by Discuz! 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