註冊
登錄
論壇
搜索
IE8
幫助
導航
uchome
jeans
DDark_C2S3
haizeiwang]></item>
私人消息 (0)
公共消息 (0)
論壇任務 (0)
系統消息 (0)
好友消息 (0)
帖子消息 (0)
應用通知 (0)
應用邀請 (0)
小花俠論壇
»
懷舊澳門街
»
澳門名勝
» 中葡交匯綻放光華
返回列表
發帖
綿羊
發短消息
加為好友
綿羊
當前離線
UID
23
帖子
8369
主題
4212
精華
10
積分
21123
金錢
239664
閱讀權限
200
在線時間
435 小時
註冊時間
2011-3-14
最後登錄
2020-10-15
管理員
UID
23
帖子
8369
主題
4212
精華
10
積分
21123
金錢
239664
閱讀權限
200
在線時間
435 小時
註冊時間
2011-3-14
最後登錄
2020-10-15
1
#
跳轉到
»
倒序看帖
打印
字體大小:
t
T
簡
繁
發表於 2014-3-16 14:10
|
只看該作者
中葡交匯綻放光華
文、圖:悅 言
“未有澳門城,先有媽閣廟”,有五百 多年歷史的媽閣廟是必遊景點之一。
鄭家大屋具嶺南建築特色
被稱為“三巴仔”的聖若瑟修院和聖堂
寧靜的崗頂前地距離煩囂的新馬路只有幾分鐘路程
中葡交匯綻放光華
在中國的版圖上,或許沒有一個城市能比得上澳門讓人感受到如此濃厚的中西合璧氣息。由市中心議事亭前地出發,到澳門早期的建築媽閣廟的“中葡交匯之旅”(旅遊局四條“論區行賞”路線之一)是精華濃縮所在,歷史的因緣際會,孕育出一個含蓄、融和、豐富多彩的澳門,令人在不經意間情不自禁地戀上她。
三大標誌性建築
漫步於澳門的歷史城區,她像是在穿越時空。議事亭前地用黑白碎石在地面鋪成海浪狀圖案,讓人聯想四百多年前葡萄牙人對大海的情意結,大海引領他們來到成就夢想與光榮之城;至於今日的遊客,這仿佛是時空之旅的起步。議事亭前地的三大標誌性建築:民政總署、郵政總局以及仁慈堂都是“古董”,前者自兩百多年前的建成之日,直至澳門回歸一直是葡萄牙人自治機構——澳門市政議會的辦公場地;滿佈西方古典主義特色的郵政總局,從前更是孫中山“孫醫館”和同善堂所在,眞有時空交錯的感覺;已經存在四個多世紀的仁慈堂大樓,則是澳門以至整個大中華地區首家慈善機構所在,不難想像中國人、葡萄牙人在議事亭一帶魚貫出入的情景,中西文化紛陳共處,源遠流長。
離開煩囂的新馬路,由民署旁的東方斜巷拾步而上至崗頂前地,雅恬寧靜的何東圖書館會是第一個心靈休憩地。鵝黃色的小洋房、後花園的噴水池和綠花圃整體為歐式風格,細緻之處加入如瓷花瓶等中式元素,讓曾經的主人猶太富商何東爵士怦然心動,幸虧得他慷慨捐贈予澳門政府改建為園林式圖書館,否則就無法成就我們在這商賈豪宅中發思古之幽情,或是在灑滿暖陽的前庭、後園閱讀的賞心樂事。
敎堂密集具份量
往前走不多遠,粉綠色外牆的崗頂劇院絕不可以錯過,藍天白雲輝映下,呈現如地中海色調的浪漫情懷,溫婉而柔美。建於十九世紀中葉的它,頂着“中國第一間西式劇院建築”的頭銜,至上世紀劇院及附設的酒吧、餐廳也都一直是洋人的消閒地,今日已成為普羅大衆欣賞音樂會或戲劇的主要場地之一。即使未能遇上演出也不用遺憾,前廳、側門廊等同樣開放;它的“左鄰右里”被稱為“龍鬚廟”的聖奧斯定教堂也同樣精彩。
經劇院旁的斜巷一路前行至風順堂街,澳門天主敎三大古敎堂之一的聖老楞佐教堂赫然出現。時光一下子倒流至十六世紀中葉,大多經營漁業和海上貿易的澳門人,將敎堂內的天主敎海神聖老楞佐視為保護神,為守候他們的家人,聚集在敎堂的石梯祈求聖老楞佐庇佑平安、賜予風信,亦因如此,敎堂被稱為風信堂,也喚作“風順堂”,取風調雨順之意。該堂處於昔日的富人區,建築美輪美奐,四周有綠樹苗圃環繞,清幽宜人,主體建築也分兩側,兩邊鐘樓對峙,莊嚴宏偉。
這路線上的敎堂密集程度堪稱一絕,且都是“重量級”。除卻大三巴所在的聖保祿學院,澳門開埠以來的第二間專上學院,就隱匿在風順堂旁的三巴仔橫街上,建於一七二八年的聖若瑟修院,風格簡樸實用,與毗鄰的以華麗誇張著稱的巴羅克式聖堂截然不同,建於一七四六年的聖堂又稱“三巴仔”內出現很多S形的柱,並以豐富的雕刻和着以金、黃二色,大有金碧輝煌之感。它也是澳門唯一帶有穹頂的敎堂,正中有耶穌會標記,周圍有玻璃藻井,陽光灑耀,是光耀聖堂的神聖感覺。
滲出油脂的鯨骨
繼續前行,便是亞婆井前地,樹影斑駁下的古井傳奇與影響百年中國的名人大宅,在此處互相輝映。亞婆井內有一個充滿人情味的傳說,傳說阿婆為方便居民而鑿山引水,葡萄牙人留戀此處的依山傍水,久而久之更成為了葡人的聚居地。中國近代著名思想家鄭觀應舊居“鄭家大屋”,隱匿於普通民宅集中地龍頭左巷內,佔地四千多平米的大屋,是澳門規模最大、裝潢最豪華的大戶住宅。走過逢人必下轎或下馬的長廊,穿過宅舍入口“榮祿第”,寬敞的前院和兩座傳統廣式住宅“餘慶堂”和“積善堂”流露隆重的嶺南韻味,細看廳堂採西式灰塑花飾的假天花、精緻的雕花門楣、窗楣滲着“西洋風”,不難想像大宅主人的眼界。
“未有澳門城,先有媽閣廟”,道出此行終點媽閣廟的重要地位。至今已有五百多年歷史的媽閣,廟宇前地的葡式碎石,與廟宇形成強烈對比;澳門三大奇石之一“洋船石”,在古廟內傳世逾四百載。廣場的彼端有一座外形貌似揚着白帆的三桅船,正是海事博物館所在。參觀海事博物館,不能錯過兩寳,一為一九九三年在興建中的澳門機場附近水域發現的沉船殘件,推斷屬於一艘在澳門沉沒的十七世紀歐洲船隻擁有,具珍貴的歷史價値。另一寳是路環譚公廟送贈的四百年歷史寳物,用擱淺的鯨魚骨製成的龍舟模型,據說魚骨內的脂肪仍依稀滲出,正是其表面保持光澤鮮潤的緣故。
收藏
分享
返回列表
波盤區
[收藏此主題]
[關注此主題的新回復]
[通過 QQ、MSN 分享給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