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ank: 9](images/default/star_level3.gif) ![Rank: 9](images/default/star_level3.gif) ![Rank: 9](images/default/star_level1.gif)
- UID
- 23
- 帖子
- 8369
- 主題
- 4212
- 精華
- 10
- 積分
- 21123
- 金錢
- 239664
- 閱讀權限
- 200
- 在線時間
- 435 小時
- 註冊時間
- 2011-3-14
- 最後登錄
- 2020-10-15
![馬上有錢 馬上有錢](images/common/horsemedal.gif) ![馬到功成 馬到功成](images/common/horse_medal.gif) ![月火輪 月火輪](images/common/pr-01.gif) ![劍火輪 劍火輪](images/common/pr-02.gif) ![飛火輪 飛火輪](images/common/pr-03.gif) ![光火輪 光火輪](images/common/pr-04.gif) ![雪火輪 雪火輪](images/common/pr-05.gif) ![旗火輪 旗火輪](images/common/pr-06.gif) ![愛火輪 愛火輪](images/common/pr-07.gif) ![風火輪 風火輪](images/common/pr-08.gif) ![日火輪 日火輪](images/common/pr-09.gif) ![樂火輪 樂火輪](images/common/pr-10.gif) ![攝影勳章(B) 攝影勳章(B)](images/common/e5.gif) ![悠嘻猴(女版A) 悠嘻猴(女版A)](images/common/12f.gif) ![活力之星 活力之星](images/common/1234567890.gif) ![常住居民 常住居民](images/common/123456789012.gif) ![魅力公主 魅力公主](images/common/medal104.gif) ![聖誕勳章(A) 聖誕勳章(A)](images/common/xmas1.gif) ![聖誕勳章(B) 聖誕勳章(B)](images/common/xmas2.gif) ![大紅燈籠 大紅燈籠](images/common/2-14.gif) ![炮竹除舊歲 炮竹除舊歲](images/common/216.gif) ![財神降臨 財神降臨](images/common/99zx.gif) ![恭賀新年 恭賀新年](images/common/216a.gif) ![福虎勳章 福虎勳章](images/common/216b.gif) ![馬德里體育會 馬德里體育會](images/common/medal_hs.gif) ![熱剌 熱剌](images/common/hotspur_medal.gif) ![皇家馬德里 皇家馬德里](images/common/royal_medal.gif) ![利物蒲 利物蒲](images/common/lp_medal.gif) ![德甲-拜仁慕尼黑 德甲-拜仁慕尼黑](images/common/bay_medal.gif) ![曼聯 Captain 曼聯 Captain](images/common/medal_n63.gif) ![巴塞隆拿 Captain 巴塞隆拿 Captain](images/common/medal_n69.gif) ![阿仙奴 Captain 阿仙奴 Captain](images/common/medal_n67.gif) ![車路士 Captain 車路士 Captain](images/common/medal_n65.gif) ![管理員 管理員](images/common/1xx.jpg) ![美食勳章 美食勳章](images/common/141.gif)
|
肩袖肌群夾擊綜合症
| |
肩袖肌群夾擊綜合症
肩袖肌群位於我們的肩關節後方,它由岡上肌、岡下肌、小圓肌及肩胛下肌組成,所以稱為肩袖肌群。
肩袖肌群主要負責維持肩膊關節於旋轉時的穩定性。各組肌肉必須互相配合,於恰當的時候收縮或放鬆,尤其於需要舉高肩膊活動時更顯重要,例如打網球、清洗冷氣等。
因為肩關節的生理結構的緣故,通常最先發症狀及受損最嚴重的是岡上肌。所以患者一般會感到抬舉肩膊時,關節前方會有疼痛點,甚至蔓延至上臂、肩胛、上背或頸部。
夾擊症初期只會有肌肉定點摩擦受損,只要接受治療及作適當的肌肉平衡訓練後,都能完全康復。但若沒有適當治療,隨時間肌腱可因勞損嚴重而撕裂或鈣化增生,最終可能完全斷裂。
症狀
∗舉高肩膊活動時會疼痛或有阻礙;
∗疼痛點一般於肩膀前方近肩峰位置;
∗肩膀後方肌肉會比較緊張,下壓時會有疼痛;
∗通常肩部外展疼痛弧度,一般於70-120度角之間發生。
誘因
肩袖撕裂或疼痛通常會隨着時間慢慢發作,多數由於重複勞損,導致肩袖肌群逐漸退化和弱化所引致。常見原因包括:
1.姿勢不良、寒背或頸部過度伸前,例如長期使用電腦時姿勢不正確;
2.重複性作上舉或投擲性動作(如打網球);
3.因結構性問題,肩胛骨過彎或過厚,引致肩袖肌群長期過度被摩擦。
診斷:物理治療師主觀和客觀檢查通常足以診斷肩袖肌群夾擊綜合症,亦可以超聲波或磁力共振掃描以確認診斷和評估受損或撕裂的嚴重程度。
治療:治療必須以改善肩袖肌群合作性為基本,以達到長久根治效果。物理治療師會根據個別患者情況,給予針對性運動。
鍛煉肌肉的同時,亦會配合止痛及加速肌肉復原治療。其中包括手法治療、超聲波、電療、短波、熱敷等方法。
但若肩袖肌群受損嚴重或已斷裂,就可能需要接受手術。
疼痛弧度 70度至120度角
運動:
下列運動有助矯正姿勢,減低肩袖肌群夾擊的程度,以及增強肩部肌肉的協調。一般情況下,運動不應引致症狀加劇。若症狀增加,應立即停止,並向物理治療師求助。
1.頸椎矯正運動
頸椎及頭部向後拉,製造出“雙下巴”,盡量避免頸部望向上或下。停留2-3秒後返回起點。每天重複10-20次。
2.挺胸拉肩運動
雙手於背後握合,脊椎挺直,肩關節及手部向後及向上提。停留10 秒後返回起點。每天重複10-20次。
3.肩關節外旋運動
手提輕量重物,手肘成90度角,與身體以毛巾相隔;肩胛向後並微微挺胸,肩關節慢慢外旋。停留2-3秒後返回起點。每天重複10-20次。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