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發帖

城巿記憶


城巿記憶


郭敬文


拜苦路


疲累的小天使


追 隨

    城巿記憶

    近十年間,澳門由悠閒小城搖身一變成為國際級都會,城巿肌理迅速改變之餘,不少往昔的傳統文化和生活場景亦漸漸消逝。城巿的人文景觀和城巿肌理,共同構成了城市的生命,是小城特色和魅力所在。當城巿的人文景觀和城巿肌理改變,一些往昔的生活場景,舊事舊物,往往成為居民一份珍貴的集體記憶,要把這些集體記憶保存下來,實在是一件十分有意義之事。全球不少國家、城巿已察覺到有必要為一個城巿或一個國家整理出大家的集體記憶,如:美國記憶、中國記憶、新加坡記憶、北京記憶、台灣記憶、香港記憶等,筆者很高興見到澳門基金會正計劃聯同澳門社團和社會人士開展澳門記憶的工程項目。
    雖然澳門有不少生活習俗已隨着時代轉變而消失,但也有不少習俗保留下來,特別是一些宗敎儀式,更是歷久不衰,並且保留着比較傳統的方式進行,譬如澳門每年的苦難耶穌聖像出遊(澳門人又稱“出大耶穌”)。雖然沒有文字記載苦難耶穌聖像出遊於哪一年開始,但有敎會人士表示估計已超過一百六十年。現在,澳門的苦難耶穌聖像出遊仍忠實地保留着“七處”苦路(西方普遍沿用十七世紀中開始的“十四處”苦路),澳門人對每年的苦難耶穌聖像出遊並不陌生;如非敎徒,相信也不會行畢全程約二小時的“拜苦路”。今年,筆者第一次全程拍攝拜苦路,目的是用相機記下居住多年的小城的生活點滴;當再次以鏡頭凝視生活了數十年的小城,細味本以為熟悉不過之事,帶來的卻是一次心靈的洗滌。以影像記錄身邊發生的事,在現今數碼影像大行其道的年代,其實十分普遍。無疑,影像已成為構建城巿記憶的重要部分。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