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ank: 9](images/default/star_level3.gif) ![Rank: 9](images/default/star_level3.gif) ![Rank: 9](images/default/star_level1.gif)
- UID
- 23
- 帖子
- 8369
- 主題
- 4212
- 精華
- 10
- 積分
- 21123
- 金錢
- 239664
- 閱讀權限
- 200
- 在線時間
- 435 小時
- 註冊時間
- 2011-3-14
- 最後登錄
- 2020-10-15
![馬上有錢 馬上有錢](images/common/horsemedal.gif) ![馬到功成 馬到功成](images/common/horse_medal.gif) ![月火輪 月火輪](images/common/pr-01.gif) ![劍火輪 劍火輪](images/common/pr-02.gif) ![飛火輪 飛火輪](images/common/pr-03.gif) ![光火輪 光火輪](images/common/pr-04.gif) ![雪火輪 雪火輪](images/common/pr-05.gif) ![旗火輪 旗火輪](images/common/pr-06.gif) ![愛火輪 愛火輪](images/common/pr-07.gif) ![風火輪 風火輪](images/common/pr-08.gif) ![日火輪 日火輪](images/common/pr-09.gif) ![樂火輪 樂火輪](images/common/pr-10.gif) ![攝影勳章(B) 攝影勳章(B)](images/common/e5.gif) ![悠嘻猴(女版A) 悠嘻猴(女版A)](images/common/12f.gif) ![活力之星 活力之星](images/common/1234567890.gif) ![常住居民 常住居民](images/common/123456789012.gif) ![魅力公主 魅力公主](images/common/medal104.gif) ![聖誕勳章(A) 聖誕勳章(A)](images/common/xmas1.gif) ![聖誕勳章(B) 聖誕勳章(B)](images/common/xmas2.gif) ![大紅燈籠 大紅燈籠](images/common/2-14.gif) ![炮竹除舊歲 炮竹除舊歲](images/common/216.gif) ![財神降臨 財神降臨](images/common/99zx.gif) ![恭賀新年 恭賀新年](images/common/216a.gif) ![福虎勳章 福虎勳章](images/common/216b.gif) ![馬德里體育會 馬德里體育會](images/common/medal_hs.gif) ![熱剌 熱剌](images/common/hotspur_medal.gif) ![皇家馬德里 皇家馬德里](images/common/royal_medal.gif) ![利物蒲 利物蒲](images/common/lp_medal.gif) ![德甲-拜仁慕尼黑 德甲-拜仁慕尼黑](images/common/bay_medal.gif) ![曼聯 Captain 曼聯 Captain](images/common/medal_n63.gif) ![巴塞隆拿 Captain 巴塞隆拿 Captain](images/common/medal_n69.gif) ![阿仙奴 Captain 阿仙奴 Captain](images/common/medal_n67.gif) ![車路士 Captain 車路士 Captain](images/common/medal_n65.gif) ![管理員 管理員](images/common/1xx.jpg) ![美食勳章 美食勳章](images/common/141.gif)
|
腱鞘囊腫了解多一點
| ![](http://www.macaodaily.com/res/1/20130706/69231373045569763.jpg)
| 腱鞘囊腫常發於腕部背側,其次是腕部掌面的橈側。(網絡圖片) |
|
|
|
腱鞘囊腫了解多一點
腱鞘囊腫是指發生於關節囊或腱鞘附近的一種內含膠凍狀黏液的良性腫塊,其多為單房性,也可為多房性。發病原因不明。目前主要認為與關節囊、韌帶、腱鞘上的結締組織因局部營養不良,發生退行性黏液性變性或局部慢性勞損有關。
腱鞘囊腫最常發生於腕部背側,其次是腕部掌面的橈側,亦可發生於手掌、手指和足背部,少數發生於膝及肘關節附近;多見於靑年和中年,女性多於男性;其臨床表現主要為腕背部、腕掌部或足背部等處出現局部腫塊隆起,生長緩慢,很少有疼痛或不適。個別發生於腕管或掌部小魚際者,可壓迫正中神經或尺神經,出現相應的感覺和運動障礙。腫塊呈豌豆至拇指頭大小的半球狀腫塊,一般不超過2cm,表面光滑飽滿,與皮膚無黏連,觸之堅硬,有彈性,可有囊性感,基底固定,壓之有酸脹或痛感。大多逐漸發生或偶爾發現,生長緩慢。X線攝片示骨關節無改變。超聲檢查有助於與表皮樣囊腫、皮脂腺瘤或脂肪瘤相鑒別。
本病一般對人體影響不大,極少數可自行消失。目前雖有多種方法治療本病,但多數病例仍有復發之可能。若囊腫較小,又無症狀,且不影響外觀者,可不做處理,靜觀其變。若囊腫較大,又有症狀者,可行非手術治療。復發者可再次治療。極少數病例需手術切除。
主要治療方法有:
1.淺表囊腫可用外力壓破、擊破、擠破或用針刺破囊壁,待其自行吸收,可治癒,但易復發。
2.局部麻醉下用粗針頭穿刺,盡量抽盡膠狀液,注入醋酸氫化可的松或強的松龍等藥物,加壓包紮,每周一次,連續2至3次即癒,常復發。
3.手術治療:效果良好。但術後加以加壓包紮會對手腕或足踝造成創傷,恢復期長,一般需要一個多月才能正常活動。手術必須仔細將全部囊壁連同周圍部分正常的腱鞘、腱膜等組織、徹底切除。術後較少復發。復發者,仍可再次手術切除之。
中醫學中,本病症稱為聚筋或筋瘤,認為系患部關節過度活動、反覆持重、經久站立等原因導致勞傷經筋、氣血運行不暢,凝滯筋脈而致病。可用中藥外用、敷貼,治療安全無痛苦,不會引起感染,不影響皮膚外觀。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