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發帖

[澳門新聞] 污水廠排白泡毒害濕地 運作能否達標令人存疑  環保局監管難防別人出術

【本報訊】路環污水處理廠傳出陣陣惡臭一直為坊間詬病,近日更有環保人士投訴污水處理廠不斷向澳門僅有的濕地排出白色泡沫有害廢水,直接毒害濕地生態環境。聚賢同心協會副理事長林宇滔表示,澳門污水處理廠、焚化爐等技術及設計超前,但營運監管不足,本澳3個污水廠的運作都非常不穩定,能否達到設計的要求令人懷疑。他又批評環保局對相關設施的監管流於表面,監管機制有問題,未能防止別人「出術」,促革新監管機制,確保監管有力及到位,並提高監測數據的透明度,方便公眾監督。

  一直以來,路環污水處理廠將處理過的污水直接排放珠澳相隔的河道,但因附近橫琴建設河底隧道而中斷水流,減弱了污水的流動,令污染更趨嚴重,傳來陣陣惡臭,令居民感到難以忍受;且棲息在紅樹林的鷺鳥食了那些生物,間接也受到污染。日前更有環保人士到現場視察時,發現路環污水處理廠所排出的廢水帶有白色泡沫飄浮,水質呈現暗黑色,散發着臭味,認為這些處理過的水已經不合乎國家二級水標準,甚至乎三級即被列為「最嚴重的水質」都不到。
  本報記者曾於5天前向環保局查詢路環污水處理廠相關問題,3日後環保局始發出新聞稿解釋,因污水廠上月有部件出現故障而需緊急暫停運作及進行更換,在即時啟動後備污水處理線後,污水會出現泡沫,此為生物處理效果初期的常見現象,並不會對周邊環境造成明顯影響。
  勿近海口排放應預留停機維修空間
  事實上,路環污水處理廠傳出陣陣惡臭並非始於上月,該污水處理廠由2009年開始運作,但一直以來都達不到興建時定下的標準,2011年統計局公布,該廠處理後的污水5項數據,有4項都達不到中國國家的二級污水標準,包括生化耗氧量、化學耗氧量、懸浮固體及油脂,當中化學耗氧量連國家的三級水平都達不到,而2012年的數據又遲遲不公布,情況令人憂慮。
  林宇滔表示,倘目測污水呈黑色且帶有泡沫,確實不是正常情況,水質污染肯定超標。他強調,對污水處理廠的要求不單要看簡單數據,更要求污水處理廠運作要保持穩定,從停機、開機,或遇上突發情況中途需更換零件時,污水的處理會出現短時間波動,水質會出現不達標情況,污水處理過程中會出現臭味也屬正常,但現在排出的水呈黑色且有泡沫,肯定是污水處理廠運作有問題,當局應檢視該污水處理廠是否經常出現上述情況,「如果成日都壞,呢個就係問題囉!運行指標唔達標。」
  他批評污水排放無可能與生態保護區距離那麼近,因會存在風險,應建設管道將污水輸送到較遠地方,避免污水在近海口排放,才能發揮稀釋作用。廠方本身也應預留空間,設有儲水池存放停機期間未能處理的污水,避免直接排放,當運作恢復正常時再進行污水基本循環。正如焚化爐設有「垃圾坑」放置停機維修時未及處理的垃圾。既然居民發現污水處理廠污水排放有問題,他認為當局應作出調查,檢視現行監管制度是否不足,而非次次被人「揭發」後才做事。
  運作不穩定生產再生水會問題多多
  林宇滔指出:澳門污水處理廠、焚化爐設計、技術及承載力很超前,但問題是營運監管不足,現時澳門、氹仔、路環污水廠的運作都非常不穩定,運作能否達到設計的要求令人懷疑,當局也從未公開過任何數據。環保局對相關設施的監管流於表面化,監管機制存在問題,未有在機制防止別人「出術」,正如在焚化爐事件中發現,原來現場監測儀器不設封條,任何人都可以隨意改變焚化爐的檢測數據。當局應革新監管機制,確保監管有力及到位,並定期公開監測數據,方便公眾監督。
  林宇滔補充稱,污水處理是一種生物處理程序,一般分三階級,一級是簡單物理清除污水中的顆粒;二級則是生物處理,透過微生物將水中的污染物消化,再加化學物將其凝結,與原本的污水分開,這些污水基本上就可以排放出去;三級則是再生水處理,可透過蒸餾或反滲透製成生活用水。現時澳門的污水處理一般到二級程序,但二級處理不穩定,日後推動到三級,即再生水應用就會出現多多問題,從衛生角度情況令人擔憂

澳門有個環保局, 但他們有沒有權或能力去監管這些問題呢 ???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