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發帖

[內地新聞] 濰坊臨朐縣多家鋁材廠發現疑似排污井

本報記者暗訪濰坊市臨朐縣多家鋁材廠發現疑似排污井
塑膠管道連著污水池深入地下

【2月19日新聞晚報卅特派記者 王煜 山東濰坊攝影報道】昨日,本報記者接到爆料,稱濰坊市臨朐縣的多家鋁材廠存在違規地下排污問題。記者實地探訪,發現在某廠家內發現疑似挖井排污現像;也有員工承認所供職企業存在不同形式的地下排污問題。

工廠連接排污池的水管深入地下

        昨日下午,記者乘車即將抵達臨朐縣城時,就在公路兩邊看到許多成片的鋁型材銷售店面。在縣城中,有好幾條街道都被多家鋁材廠占據。根據濰坊日報和臨朐縣經信局主辦網站2009年的資料,鋁型材、不鏽鋼是臨朐工業支柱產業,該縣是「中國(江北)鋁型材第一縣」,擁有鋁型材生產企業38家,年生產能力55萬噸,主營業務收入120億元,從業人員2萬餘人;鋁型材市場經銷戶225家,年交易額100多億元,是江北最大的鋁型材集散中心。

        由於工人還未返廠以及春節人員流失,昨天下午,縣城裡幾乎所有鋁材廠都處於停工狀態,廠區空空蕩蕩,最熱鬧的是負責招聘的人事部門。在爆料人張華(化名)的幫助下,記者進入幾家鋁材廠,探訪排污情況。在某家據稱是在當地規模排在前十的企業,記者穿過車間走到後院,發現一排上綠下藍的設備,水流正從上方的小罐流入下方的大罐。張華稱這就是污水處理設施,車間產生的污水先要經過這一步處理,然後流入污水池。

        沿著罐式設備一路走去,在一個車間側牆旁,記者發現一個直徑約10釐米的圓形井,有一根塑膠管道朝地下伸進去,井裡比較暗,看不出究竟有多深。管道另一頭連著兩個大水池,池水呈粉綠色,其中一個水池的池邊堆放著兩大攤熟石灰。張華說,這兩個水池都是儲存污水的。記者在井邊逗留1分鐘左右,就看到三名員工徑直走向井邊,拿起扳手好像要做檢查,並對記者產生懷疑,記者只好匆匆離開。

        根據記者的描述和對照片的分析,「中國水危機獨立調查」小組成員、污水處理專家董良傑表示:「看起來是排污井的可能性很大。 」


「污水處理飽和時就向地下排放」

        在另一家鋁材廠,記者看到一個被鐵皮包圍起來像房子的設備,推門而入,看到閃著綠色燈光的儀表盤。張華說,前天他曾來過這裡,當時有個老年員工在看守設備。據老年員工講,這個設備的下面就是排污水的,「一旦工廠的污水處理能力飽和,就往地下排。」

        在該廠另外一個車間,記者跟著張華走上樓梯,看到高處有許多水槽,因為停工一段時間,水中漂起了灰塵。他說,這是對鋁材進行氧化處理的地方。他告訴記者,氧化工序後的廢水隨著管道流到車間外一個池子,而他的一個曾在該廠做過工的朋友告訴他,這個池子的水並不排往其它地方,而是直接往地下滲透。

        董良傑說,這樣的「滲坑」,是國內企業違規排污最常用的方法。實際上,國家要求污水池必須做防滲處理,而違規企業卻故意讓水滲到地下。 「在我國,污水只允許處理後在地表排放,任何方式地下排污都違規違法。 」

        對於當地企業的地表排污,張華也表示擔心。他說,他這幾天曾觀察到,流經當地的彌河的河水,在一個工廠排污口附近變成黑褐色,不過昨天,記者和他一起並未看到這樣的景像,他說可能是因為正好今天工廠沒排污。

        記者一行在某家鋁材廠附近的小溪邊觀察完排水口准備離開時,遭到工作人員盤問。當記者以「隨意逛逛」回答時,該工作人員說:「你們是來調查水質的吧?希望你們說實話,要是不說實話的話,我就要想辦法了……」張華和此人應付了幾句,為避免衝突,記者與他迅速走遠。

「鋁材廠太黑心,連口罩手套都不發」

        張華自己也曾在當地鋁材廠打過工,但不久就辭職了,原因是「條件實在太惡劣」,他工作時沒有任何勞動保護措施和器具,更不用提保險。

        記者走訪了幾家不同規模的工廠,少數運作的機器不時產生刺鼻的粉塵;一個大鍋爐旁,工人在灰塵和熱浪中席地而坐;這些設備旁的工人都沒戴口罩、手套等防護器具。 「廠裡從來不發口罩手套,只能自己解決。只有在那些不戴口罩人就待不下去的車間,廠裡才會給口罩,兩天一換。一個口罩、一副手套的成本才多少錢?太黑心了。 」說起這些,張華有些憤怒。

        臨朐縣鋁材廠的數量不斷增加。記者看到,眼下還有不少新廠正在建設,周邊農村還有大片的土地早已被征收,劃作鋁材廠的建設用地。張華帶記者來到縣城旁的一個村子,就在村民的房屋後,有一大片開闊的土地,他說,總共有1200畝左右,2008年左右就被征收要用作修鋁材廠了,只是現在還沒動工。目前這個村子離最近的鋁材廠約2公裡,若新廠破土動工,將來村民的後院將很可能離工廠只有一街之隔。

        董良傑說,「像鋁材廠這樣的企業造成的地下水污染主要有三類:一是可溶性鹽分,會造成水質變鹹;二是重金屬離子,鎳、鎘、汞等都是對人體傷害極大的致癌或劇毒物質;三是污水含堿性較強,會破壞地下水的酸堿平衡。地下水污染取證專業性很強,而現在大部分企業又不配合,靠媒體和公眾的暗訪難以取得確鑿證據,而取證本應是監管和執法部門的職責。他們把皮球踢給媒體和公眾,這算什麼? 」

記者手記        捍衛生存底線

        在記者趕到臨朐的前一天,爆料人張華已經花了一整天時間,只身探訪了當地將近十家鋁材廠,並且有拍照,可惜因為他對借來的那部數碼相機操作不熟,幾乎所有的相片在拍攝時都只處於半按快門狀態,未能留下記錄。我們真的沒法苛求他,要知道,他自身擁有的所有采集和發布信息的設備,僅僅只是一部陳舊的塞班系統手機。然而,就是在這樣的條件下,當他在微博上看到保護地下水的倡議時,依然立馬行動起來,盡管因此遭受了家人和朋友的勸阻甚至嘲笑。

        在鋁材廠裡的水槽前,張華跟我討論他自己思考的計算企業是否正常排污的方法;在彌河的堤岸上,他想著是不是要采個水樣寄給專家分析。雖然他之前完全不懂污水處理的知識,但幾天微博看下來,已經能和我就三種違規的地下排污方法侃侃而談。他是嚴肅認真的。

        采訪行將結束時,他特意帶著我跑了好幾百米,走到一片土地前,問我:「你看出這塊地有什麼異常嗎? 」我搖搖頭。他用手指點著:「你看,你腳下其實是一口井。 」細看之下,我才發現泥土和石板覆蓋下的井口。「我們連農家的水井都很難發現,這意味著地下水污染還有很多我們看不到的地方。 」他說。他是用心良苦的。

        從剛見面到我離開,他不時在念叨鄧飛沒有回復他的爆料私信,這讓他很不開心。他很希望自己的所作所為能有所反響,起些作用。他是熱情投入的。

        相形之下,濰坊的環保部門,你們又做得如何?當采訪電話被踢了一大圈皮球,當環保局始終不肯發布令人信服的具體數據,我只能感到悲憤。像張華這樣的民眾的認真、苦心和熱情,說到底是在維護生存的基本權益。這樣的關頭,願民眾、媒體更勇敢一些,願相關部門人士更誠懇一些。畢竟,現在受到威脅的,是我們每個人都離不開的生命之源!

新聞鏈接        網傳涉污企業收到《緊急通知》

網友質疑此舉屬通風報信,當地環保部門稱不知情

據瀟湘晨報報道

        微博曝出的山東濰坊多家企業地下排污污染地下水事件繼續發酵。

        18日,網上流傳一份通知文件,文件顯示,山東濰坊當地環保部門通知相關企業,央視《焦點訪談》欄目要對污水排放問題進行暗訪調查,應做好應對。網友質疑,此舉是當地環保部門向相關企業通風報信。

        這份名為《環保緊急通知》(以下簡稱「通知」)的文件稱,「2013年2月16日接市環保緊急通知,中央電視台《焦點訪談》節目組已於近日到達濰坊,對濰坊市各重點企業的污水排放問題進行暗訪調查」。「通知」的主要內容是要求該企業的各「相關單位」保證污水處理站正常運行,「通知」重點提到該企業下屬的發電設備公司、再制造公司和「西港新能源公司」必須「確保廢水零排放」,「各廠區的所有單位及與其相關的外來施工、運輸等單位不得將任何液體、生產廢水及其他各種廢棄物排入或傾倒於雨水管道」。

        而若《焦點訪談》欄目組一旦來訪,「通知」要求,「請保衛保障部對進出各廠區大門的 《焦點訪談》欄目組的車輛或人員不要強加阻攔,並及時通知安全環保部相關人員」。

        這一通知引起輿論熱議。網友認為,媒體既然要對企業進行「暗訪調查」,如果該通知為真,那麼,當地環保部門為何要將此消息透露給企業?

        不少山東網友查詢 「通知」中提到的幾個公司得知,該文件疑似發自山東濰柴控股集團。資料顯示,濰柴控股集團前身是濰坊柴油機廠,目前是中國最大的汽車零部件企業和山東省最大的裝備制造業企業。

        18日,媒體報道,有記者按照「通知」上留的電話聯系到「安全環保部聯系人」。經其證實,這份通知確實是濰柴控股集團所發。濰柴控股集團安全環保部孫姓負責人說,這份通知只是通知下屬企業在節後按照相關的規定進行生產,如果有媒體采訪應該正面接受,不能掩蓋問題。「這是我們內部近日下發的通知,但是不是接到了市環保局的‘通知’我也不清楚。 」該負責人表示。

        18日下午,媒體報道,濰坊環境監察支隊支隊長謝振溪向記者保證,環保局從未用任何方式向企業發過這樣的通知。「央視確實有來采訪,但不是《焦點訪談》」。針對網傳「通知」來源,他表示不清楚情況。

        18日,記者在濰坊市環保局的官方網站上,發現一則在2月15日發出的 《濰坊市環境保護局關於對網民爆料濰坊許多企業將污水注入地下進行全面排查的通知》。這份通知表明,濰坊市環保局除要求下屬各分局緊急排查轄內企業的排污情況外,還特別指出,「通知相關企業做好應對媒體的接待准備。 」

        記者18日撥打當地公布的舉報企業地下排污的電話12369。接線人員稱此電話用於市民舉報,對於環保局是否下發了相關的緊急通知並不知情。

        濰坊曾發生過企業將污水排入井內的環境事故。山東環保廳官網2011年登載的 《關於對2011年第二季度全省重點環境信訪案件後督查的通知》顯示,2011年4月-6月間 「青州市黃樓鎮韓家村化工廠廢水排入房後井內,地下飲用水和廠周圍的莊稼受到影響」。

政企聯合防暗訪、防媒體就是問題線索

【2月19日新聞晚報 晚報早評卅施平】網傳濰坊環保局向企業下發通知稱:《焦點訪談》要來暗訪,要確保排污不出問題。2月18日下午,濰坊環境監察支隊長謝振溪保證:環保局從未用任何方式向企業發過這樣的通知。「央視確有來采訪,但不是《焦點訪談》。」針對網傳通知來源,他表示:說不上,不清楚情況。

        《焦點訪談》的暗訪到底有沒有,環保局長不知情在情理之中,畢竟暗訪不是巡游,沒理由通報給被暗訪的對像。讓大家看不懂的是,環保局說不知情,企業卻像模像樣地制作出了包含各種「應對」措施的通知書。不僅有「2013年2月16日接市環保緊急通知」這樣明確的時間節點,還有「保證污水處理站正常運行」、「確保廢水零排放」這樣的技術規範,更有「請保衛保障部對進出各廠區大門的《焦點訪談》欄目組的車輛或人員不要強加阻攔,並及時通知安全環保部相關人員」這樣有板有眼的「防媒體」指南。

        更妙的是,環保局長矢口否認沒有給企業發過這樣的通知,記者卻在濰坊市環保局的官方網站上,發現了一則在2月15日發出的《濰坊市環境保護局關於對網民爆料濰坊許多企業將污水注入地下進行全面排查的通知》。這份通知表明,濰坊市環保局除要求下屬各分局緊急排查轄區內企業的排污情況外,還特別指出,「通知相關企業做好應對媒體的接待准備。」

        15日的環保局網上通知跟企業稱16日所接到的通知,是不是一回事,不得而知,但從內容來看,除了指名道姓《焦點訪談》外,大致「應對媒體」的精神是不差的。按常理判斷,如果關於地下排污沒有問題,當地環保部門和企業何必對媒體如臨大敵呢?更何況在這裡被防備的對像還是央視《焦點訪談》。看過這一節目的都知道,作為央視的新聞調查欄目,《焦點訪談》所關注的事件既包括負面新聞,也包括正面典型,其新聞專業水平和口碑都是業內一流。在濰坊市成為全國關注的環保事件焦點後,《焦點訪談》來訪不僅不是壞事,還是當地爭取主動的好機會。要是真的像當地政府所稱的,3天摸排700多家企業沒有查到問題,那麼應當歡迎《焦點訪談》來澄清負面傳聞。就算對自己3天摸排的可靠性沒有信心,本著實事求是的精神,環保部門也應該請媒體協助調查。不是還懸賞了10萬元獎勵提供地下排污線索者嗎?《焦點訪談》或是其他媒體來拿這個獎勵又有什麼不妥呢?

        中央領導三令五申,各級幹部要正確認識媒體報道,要容得下尖銳批評,有些地方卻頑固堅持著「防火防盜防媒體」的老思路。針對濰坊的「通知」風波,中央媒體集體發聲:新華視點微博指出「這是真的嗎?如果對排污不知情,通知怎能如此周到?政府企業聯合對付暗訪,如果是真的,那就太令人悲哀了。」人民日報微博稱「面對地下水頻遭污染的現實,沒有誰可以置之度外,安之若素。向水污染宣戰,沉默就是縱容,失語就是合謀。遏制水污染,捍衛法律尊嚴,需要公民果敢發聲,嫉惡如仇,更需要監管部門守土有責,有所作為。」

        正如許多網民一針見血的跟帖,害怕《焦點訪談》暗訪,說明很可能真的有問題,這本身就是重大線索。懸賞10萬求線索的環保部門自己也值得挖一挖,所謂的拉網式檢查是不是走過場乃至形成環保部門與企業同謀,有沒有監管不力的責任甚至是沆瀣一氣、通風報信的瀆職行為?看來《焦點訪談》暗訪真是很有必要去濰坊走一走。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