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發帖

[澳門新聞] 關注公屋通脹流感等民生事項

  關注公屋通脹流感等民生事項


    議員促保春節通關暢順


    【本報消息】多位議員昨日在全體大會上作議程前發言,因應近期旅客人數不斷增加,他們關注本澳通關秩序及人流疏導問題,以及在鄰近地區爆發禽流感情況下本澳的應變措施。亦有議員關注經屋做契及公屋群各種配套措施等問題,以及經濟發展帶來的高通脹、租金上升對文創產業、民生的影響等。

    外判保安檢關

    高開賢、鄭志強:中央已同意廣東省自由行旅客試行以卡式通行證自助通關,並有望春節開始實行。倘再增加自由行旅客自助通關,會否出現更擁擠,當局宜及早籌劃。倘警員人手不足,建議可考慮外判保安公司提供服務,維持良好的過關秩序。外港碼頭方面,當局需因應客流環境做好應變疏導安排。其他口岸也要未雨綢繆,確保通關暢順。前瞻性地規劃各口岸的配套設施,以配合澳門打造成為“世界旅遊休閒中心”的長遠目標。

    陳亦立:數據顯示,去年一至十月間,經關閘入境人數達四千○十八萬,比去年同期增加百分之五點○五,而出境人次則達四千一百九十八萬,增幅為百分之五點四六。然而,路氹城口岸、內港碼頭出入境人次卻遠遠不及關閘口岸,使關閘通關承載力備受考驗,令居民不滿,亦影響旅客遊澳興致。新春將至,政府須採取有效措施,提升通關效率,減輕關閘口岸壓力。對外加強與內地部門的溝通,延長路氹城口岸的通關時間,最終達到廿四小時通關。對內加強各口岸服務配套,做好口岸周邊交通,吸引遊客使用其他口岸通關。假日時增加人手疏導人潮,同時政府須主動出擊,落實粵澳新通道的具體工作。

    做好公屋配套

    關翠杏:經屋購置後經年未能做契例子大有人在,令經屋家團私人業權得不到確立,亦衍生家團成員長大、結婚另置居所、甚至是繼承財產而無法做契的種種問題。房屋局拒絕為一直居住在經屋的家團做契,也不批准已結婚遷出的成員申請例外除名,只要求當事人自行解決問題是冷漠而不負責任的做法,實非以民為本的政府所為。萬九公屋中的經濟房屋正分批上樓,當局除加快做契進度,也要就做契訂定明晰的期限。更要因應延誤多年未完成做契手續的經屋個案作出查究及解決方案,避免拖延問題繼續困擾相關家團。

    施家倫:批評最大的公屋項目石排灣社區配套嚴重不足,惟居民反映無數次,交通、衛生、教育、乾貨市場等設施仍不見蹤影,政府是束手無策?還是袖手旁觀?政府應盡快以實際行動交代。首先要檢討巴士路線、增加繁忙時段的巴士班次,解決出行難問題。臨時衛生站增加醫生駐診日數,對於長期病患者需接受定期專科治療可設立接駁車輛,方便跨區就醫。亦可透過適當措施鼓勵商店進駐,為商戶創設適當的經營條件,完善社區配套。另石排灣T1單位佔比超過五成為湊數,資源錯配等系列問題將不斷浮現。

    保障員工假期

    李靜儀:近年,不少意見將節假日企業不營業,甚至加收附加費的責任歸咎於“三工”,無論從法、理、情亦說不過去。為此,有關部門必要恆常地做好《勞動關係法》的宣傳推廣,讓營資雙方明晰自身的權責。另外,有僱主刻意將強制性假期安排在每周休息日,令他們未能如數享用應有的法定假期。當局有必要在勞工法修訂時盡快填補有關漏洞,明晰每周休息日及強制性假日重疊的補假規定,讓僱員真正享有法定周假和強制性假期。

    加快輕軌建設

    陳明金:輕軌建設工程由二○○一年提出、○九年確定方案、一二年氹仔中心段工程動工,前後已超過十年。但澳門段至今仍“左諮詢,右研究”,紙上談兵。輕軌進展緩慢,歸因於規劃、設計,趕不上法律出台、城市建設變化速度。遇到民意反彈,政府缺乏有力數據進行疏導。建設辦權力有限,其他部門配合不足。主管部門顯示不出專業、權威性,以致諮詢、研究不斷反覆。希望政府在輕軌項目上應果敢決策,勇於承擔,上級部門加大協調各相關部門全力支持配合,促使運建辦有效行使職權,提升行政決策效率,力爭輕軌早日全線建成通車。

    宋碧琪:政府近年推出不少臨時性質的政策或措施,但未能適時檢討、總結、改善,令臨時政策或措施變相長期存在,讓人質疑當局的“懶政”心態,以臨時措施作為拖延制訂長遠政策、不作為的藉口。如工作收入臨時補貼實施六年,最低工資制度卻未能建立,凸顯建立長遠政策制度的不作為。可以預測到社屋供應不足,卻每年都要通過制訂行政法規才能延續的社屋輪候家團住屋臨時補貼。既然政府強調科學施政,應避免“頭痛醫頭,腳痛醫腳”,要加強政策的制度化建設,提高施政水平。

    麥瑞權:澳門人均GDP亞洲前列,不僅是博彩業的功勞,更應歸功於政府在○二年制訂的“產業定位政策”、次年與內地簽署的CEPA政策、中央政府大力支持,以及周邊地區無私配合,使澳門擺脫“單打獨鬥”的經濟模式。然而,澳門更應思考作為“世界旅遊休閒中心”的承載力問題,避免再次出現“爆錶”情況。同時加強與周邊地區緊密結合,擴大旅遊產業,將遊客輻射到周邊地區,使澳門成為名副其實的“中心”而不是“終點”。

    多方發展文創

    陳美儀:多年來政府致力發展本地文化創意產業,成立文化創意產業委員會、設立文創基金等,但文創行業離成為真正產業仍有一段距離。近日文創商舖因租約暫時結業令社會惋惜,引起社會對文創產業發展前景的關注。政府應從多方面着手發展文創產業:一、調整教育政策,將藝術教育納入非高等教育的正規教育課程框架內,把藝術教育列為必修課,規定課時下限,為文創產業發展打基礎。二、善用公共空間資源,以免租或低比例分成形式,向文創機構提供銷售平台。三、在各入境口岸加強本地文創推廣,既增加旅遊元素,亦讓文創產業走出澳門。四、長遠來說,協助文創機構落戶橫琴新區,建立文創產業園區,發展文創扎根基地。

    何潤生:多家與文化創意相關的店舖在高昂租金壓力下相繼結業,如政府不再正視有關問題,恐怕推出再多支援措施,亦只是治標不治本、事倍功半。政府絕不能任由本澳產業發展淪為弱肉強食的“叢林社會”,應及時針對當下因社會發展所衍生的問題,透過制度將利益適當分配予不同階層,並對弱勢和值得保護者給予保護,讓各類產業都有生存和發展空間。唯有如此,經濟才能真正邁向適度多元發展,澳門社會才能真正達到長治久安。

    加強支援殘疾

    梁榮仔:殘疾人士屬弱勢社群,但做事態度及決心不亞於任何人。惜政府支援不足,如無障礙配套極度不完善,嚴重阻礙其出行。不少智障人士家庭已“雙重老化”,無奈政府對興建院舍漫不經心。協助殘疾人的最有效方法是自力更生,惟政府鮮有鼓勵企業聘請殘疾人,故只能靠政府微薄的津貼艱難過活。偏偏政府資助尤如施捨,普通殘津僅由六千六百元加至七千元,特別殘津則由一萬三千二百元增至一萬四千元,月均增加僅數十元,追不上通脹。更諷刺的是,成年智障人士不能以個人名義申請經濟援助。

    黃潔貞:山頂新急診服務投入運作及啟動廿四小時門診服務以來,每日處理的急診個案超過一千宗。以目前流感高峰期,求診人數將會有增無減,而鏡湖醫院亦因季節性流感及腸病毒,求診個案明顯增加。農曆新年長假期將至,私人診所一律休診,在公營醫療機構只提供有限度服務下,急診室及廿四小時門診求診輪候時間將相對延長,急診醫護人員工作量將超負荷。當局須適時檢討山頂醫院新增服務後的人力資源安排是否能應付服務人次,有否措施因應實際情況調配人手以緩解前線人員的工作壓力。建議當局加強有關社區醫療服務宣傳工作,讓居民知悉本澳在節假日提供醫療服務的整體安排。

    鄭安庭:通脹猛於虎,百物騰貴,澳人財富嚴重“縮水”,購買力及生活水平同告下降,尤其低收入家庭和弱勢群體。同樣的貨品在香港普遍比澳門便宜一至五成。專家學者估計,未來通脹不樂觀,政府應繼續高度關注,既要保持長期制度有效運作,採取民生紓困的被動應對措施,更應積極研究、治理通脹,保障民生福祉。

    增加體育設施

    陳虹:本澳青少年體育鍛煉時間不足,與本澳公共體育設施不足及分佈不合理有直接關係。政府應協調有條件開放活動場地的學校,並支持學校體育工作的軟硬件建設。及做好長遠土地規劃,在新填海區規劃中,要預留土地作為青少年體育運動和休憩活動場所。建議當局考慮利用近幾年收回的被非法佔用的土地,增設青少年活動設施,為青少年提供更多元化體育服務,使他們身心得以健康發展。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