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27236
- 帖子
- 1001
- 主題
- 657
- 精華
- 0
- 積分
- 2324
- 金錢
- 18515
- 閱讀權限
- 50
- 在線時間
- 166 小時
- 註冊時間
- 2012-12-22
- 最後登錄
- 2024-5-3
|
故宮文物上刻「到此一遊」的是誰
【2月23日新京報 來論卅胡斯遠 媒體人】故宮大銅缸上刻下「到此一遊」,是素質低下的證明,也是對文物缺乏愛與尊重的表現。在引導遊客建立正確的遊覽心態上,故宮責無旁貸。
「今日,一名叫梁齊齊的遊客,在故宮大銅缸上刻下了到此一遊,逮到你都得剁你的手」。這兩天,一條微博引來眾人關注。幾天前,故宮工作人員顏先生巡視時發現太和門附近一口大銅缸被人刻了一行字。由於沒能「人贓並獲」,顏先生將此事發到微博上,隨後立刻引來「罵聲一片」。(《北京晨報》2月22日)
胡亂塗抹,率性刻字,甚至連故宮的文物都不放過,國內部分遊客的素質確實很成問題。「剁手」的說法盡管有些過激,卻也反映了公眾對塗鴉者的強烈反感,為什麼一定要在珍貴的銅缸上留下尊姓大名呢?可以說,「刻字癖」的後面,是一個個矮化了的人生。
不過,除了遊客的素質之外,這一事件或許還有一些深層的原因可以挖掘一下。
文物意識的普遍性缺乏,是故宮刻字的蒼茫背景。很多人只知故宮是一處不可錯過的景點,但凡進京,必然會「到此一遊」。至於對這座世界上現存最大和最完善的磚木結構宮廷建築群究竟有多少認知,並不好說。而一直以來,充斥於視聽的宣傳推介,也往往更側重於文物的旅遊價值,而非文物的自身價值。
故宮誠然是一處頂級景點,卻又並非僅限於「到此一遊」的價值,而是有著更為豐富的意蘊、更為多姿的色彩。對於一個極具歷史滄桑感的民族而言,故宮無疑是一個絕佳的「歷史現場」。後人的每一次抵達,都應該存有最起碼的愛與尊重。在引導遊客建立正確的遊覽心態、提升遊客的文物素養上,故宮責無旁貸。
以刻字而言,在故宮也並非新鮮事。據《北京晚報》報道,2000年故宮曾向媒體披露,當年五一和國慶之後,故宮古建維修人員就對太和門、太和殿等16處近2000平方米的紅牆牆面進行了除字刷漿、局部修補抹灰。十多年過去了,刻字依舊,足見革除舊弊之不易。喜歡刻字的不止「梁齊齊」一個,需要反思的也不止他一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