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發帖

[澳門新聞] 第四通道八線行車明年動工

第四通道八線行車明年動工

    現時澳門半島與離島跨海交通壓力越來越大,政府已提出興建第四條跨海通道。負責該項大型基建的建設發展辦公室主任周惠民昨表示,大橋計劃以八線行車,當中兩條行車線是給予電單車通行,並計劃設風障,保證風季時車輛亦可通行,預計明年內動工。

    本報記者  周月華  報道

    建設辦主任周惠民、代副主任張嘉倫昨上午出席電台節目《澳門講場》,探討第四條跨海通道建設。
    正籌備招投標工作
    周惠民表示,第四條跨海大橋主要位於友誼大橋東側,起點在A區南下方,將連接到新城E1區近北安碼頭出入境事務廳為落腳點,橋樑特點是A區起橋位置將有通道連接港珠澳大橋人工島,避免令A區道路使用產生壓力,對本澳交通起重要作用。政府今年補充研究第四條跨海大橋,同時需獲中央對用海的審批,目前正進行招投標的前期準備工作,當審批完成後,預計明年內動工。但大橋的興建時間則要視乎本身設計、地理環境及技術要求而定。
    有聽衆建議第四條跨海大橋能考慮電單車通行方案,颱風時讓個別車輛通行。周惠民指出,由於現時本澳電單車數量達十四萬,對道路使用有明顯需求,第四條跨海大橋原則性要考慮電單車通行。目前規劃希望做到八線行車,當中兩條行車線是給予電單車通行,並計劃設風障,預計可減低風速四成,保證風季時車輛亦可通行。但在惡劣天氣下,因橋樑屬半開放式,仍要因應安全性作考慮,八號風球時建議巿民留在家中。此外,第四條跨海大橋建成後將能分流西灣大橋車流約百分之十二、友誼大橋百分之十五至二十,預料每日有平均約七萬交通流量,可分擔現有三條大橋的交通壓力。
    保證道路使用安全
    另有聽衆希望第四條跨海大橋能設立行人徑或單車徑,以達至綠色出行。周惠光表示,第四條跨海大橋有空間考慮綠色出行,但要視乎實際情況是否可行,並配合整體交通政策,下一步計劃會就可行性作深入探討及考慮,始終跨海大橋受自然環境、風速會產生問題,要保證使用道路者安全。新大橋設計方面,有航空限制高度五十三米,亦有海上通航限制,所以祇有約廿三米的空間,設計上亦要將安全性、耐用性一拼考量。

現在三橋已常見擠塞,尤以友誼大橋塞車嚴重,要等此第四橋相信都要等數年後通車才可解決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