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發帖

[澳門新聞] 暑氣未減慎防熱病


在炎熱天氣下,人們應注意補充水份。

石崇榮
暑氣未減慎防熱病

    多喝水清淡飲食護腸胃

    【本報消息】處暑已過,雖然秋季在意義上已經來臨,但夏天的暑氣仍然未減。澳門中醫藥學會會長石崇榮表示,炎熱天氣常見疾病除了中暑外,亦有熱中風、腸道傳染病等,大眾要多加留意。解暑最佳飲品是茶,飲食則以偏涼方面的藥物和食材為宜。
    人體在炎熱時容易為暑邪所傷,形成耗氣傷津,出現多種暑病,常見的有冒暑、傷暑、暑濕和中暑等。冒暑指感受暑邪之後,邪阻腸胃,出現惡寒發熱、心煩、口渴、腹痛水瀉、小便短赤、噁心嘔吐、頭重眩暈等症。傷暑指因暑熱或暑濕之邪侵襲人體而引起,以突然發熱、口渴、汗出、疲乏等為主要表現的時行熱性病。至於中暑,是指於夏季在高溫環境或烈日曝曬下,因而感受暑熱病邪或暑濕之氣所引致的急性暑病。按病情輕重可分為先兆中暑、輕度中暑和重度中暑三類。
    此外,熱中風主要由於室內與室外溫差相距太大,如頻繁進出室內及室外,忽冷忽熱,使腦部血管反覆舒張及收縮, 熱中風多發生在患有心腦血管病的長者及體弱多病的長期病患者身上。預防的方法是適當地調整冷氣機的溫度,使室內外溫差不超過七攝氏度,多喝水或淡茶水都可以預防熱中風,也比飲任何冷飲解暑效果更好。
    炎熱亦易引發腸道傳染病,主要有霍亂、痢疾、甲型肝炎、食物中毒、水中毒等,應注意衛生、少吃隔夜的飯菜。中醫認為,人的胃腸因受暑熱刺激,其功能就會相對減弱。
    因此,為保證胃腸正常,飲食應以清淡為主。我國有如果在炎熱夏天不知保養,會很快得病之說,故在南方流行有“六月債,還得快”的說法。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