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發帖

[澳門新聞] 施家倫:回力球如葡國菜

施家倫:回力球如葡國菜

    本報日前以文字及視頻形式,報道上世紀七十年代小城曾興起的回力球文化,引起不少人士緬懷。對於一班回力球愛好者希望改善場地的訴求,民政總署稱要先做“可行性研究”,體育局則指暫未有場地。議員施家倫有感,回力球作為本澳的特色文化,值得推廣、保留,但民署及體育局似乎均不願負起責任,已去信該兩部門約見。

    無場地非推卻藉口
    一班“發燒友”表示,松山上的回力球場太窄、易碰撞受傷、燈光不足,打夜波要自行帶燈。施家倫曾到訪該位於松山綜合廣場的場地,他指出,該地在網球場的觀衆席後方,光線不足又不能擋雨,無論是否僅供某項球類活動專用,均理應改善,但民署並不重視。而且,早年民署在該場地旁的廁所門外加上斜坡,原意是可無障礙使用,但他質疑,該廣場本來就要先經過另一樓梯才可到達,即使廁所外設無障礙通道,會否傷殘人士亦難以使用?
    在改善、增設回力球場方面,他有感民署或認為設球場非其職責,應由體育局做;體育局又或覺得,非有關體育總會之訴求難以提供支持及空間。兩部門分不清是誰的責任,均不願理,“講句唔好聽,大家都以無場地為藉口,大家都推。”
    空地可闢回力球場
    政府常宣揚全民運動,施家倫指出,回力球在澳有獨特歷史,由當年一項博彩競技項目,變成大街小巷都有人玩的街頭文化,如同葡國菜一樣是澳門的特色。現時最少有百多人長年累月,甚至凌晨二、三時都在玩,是許多“六、七○後”人士的集體回憶,希望政府重視,保留澳門特色。
    施家倫與一班回力球愛好者聯絡,球員冀有一個較好的場地,坦言無須華麗、“高大上”,甚至將一些天橋底、現時被浪費的空間闢成回力球場便可。他們上周已向民署發信,冀就此交流,暫未回覆。體育局的回應則較快,對會面事宜持較積極態度。希望與民署及體育局協調,回應有關體育會、愛好者的訴求。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