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發帖

[澳門新聞] 特教學童服務需求殷

教學童服務需求殷





伊利安娜


出席嘉賓及主講者於論壇上合影


場外設立學童藝術創作展覽

特教學童服務需求殷

社會包容扶持助發展潛能

【本報消息】由澳門兒童發展協會與澳門大學社會學系合辦的“澳門學習及發展性障礙兒童處理論壇”,昨在澳大圖書館演講廳開幕。有與會治療師指,當下不少具學習障礙的學子面對諸多問題和考驗,冀政府教育部門及社會各界多體諒,扶助與支持相關學童健康成長,更好融入社會。
分享處理問題經驗
開幕式昨日下午二時半舉行。美國駐港澳總領事館副總領事羅大成,教青局代表黎燕冰,澳大社會學系主任李德,鏡湖醫院院長助理劉寶全,明愛特殊學校校長張錫釗及兒童發展協會主席伊利安娜出席。伊利安娜致詞說,該協會於○四年成立,由一群熱心家長義工和專業人士組成,旨為本澳有特殊學習需要的學童及其家庭提供專業支援服務。
此論壇特別匯集該協會代表、教師、治療師、家長等,各自分享在本澳處理學習及發展性障礙學童問題的經驗,並展望本澳特殊教育的未來發展趨勢。
該協會現有五百多名有學習障礙的學童,旨在有序幫助他們成長,發揮潛能;協助融入社會,引起公衆關注早期教育或治療;為這些兒童及家人提供各項符合國際標準的服務、治療及教學計劃;與其他同類機構或組織建立聯繫分享經驗;協會更作為有特殊需要兒童的家庭及相關機構的溝通橋樑。
支援服務求過於供
伊利安娜反映,過去十年,自閉症、發展和溝通障礙、學習障礙、行為、情緒和社交障礙患者不斷上升,認為社會對相關治療和服務需求同步增加。儘管政府已建立相對應的公共援助政策、衛生保健系統和機構組織,但社會對這類服務和援助的需求遠超出現存機制所能提供的。
有家長指,一個有障礙的小孩會影響其家庭的各個方面,小孩家人常感到失望、被否定、被隔離、蒙羞、挫折和無助,負面情緒不只讓家庭生活在陰霾下,還窒礙孩子健康發展。更有研究顯示,學習障礙兒童的家庭離婚率和自殺率,比其他家庭高。
對此,有本澳專業治療師表示,有學習障礙的學童一般還會出現自閉症狀,希望教育部門多加關注。被當局評為融合生的此類學童,一旦進入公立或私立學校學習後,與其他學子較難相融。具學習障礙者要更好融入校園、社區,獲各界共同支持與諒解,至關重要。
場外設有學童藝術創作展,展出該協會學童創作的手工藝品及畫作,還安排工作坊,專人示範特殊教育技巧及設備、識別學習及發展障礙兒童工具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