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發帖

[澳門新聞] 鏡護:器官移植宜腎臟先行


    【本報消息】鏡湖護理學院表示,全球和中國的器官移植有五十至六十年經驗,而且都是由腎移植做起。雖然腎病的死亡率不高,但現時本澳約七百病人需靠洗腎延續生命,估計約五至六成患者有腎移植的需要。而且腎移植的技術較其他器官移植成熟,所以政府應由腎移植起步,再逐步擴展到其他器官移植。
    鏡湖護理學院助理教授伍慧兒表示,全球器官移植首例最早在一九五四年進行,中國首例則在一九六八年,都是腎移植,器官移植經驗有五十至六十年,不算新鮮事,祇是本澳一直未有開展。
    洗腎續命成本高昂
    本澳鏡湖醫院和山頂醫院有洗腎服務,一五年兩家醫院約有七百多洗腎患者服務,其中鏡湖醫院有四百人,四百人一年洗腎四萬五千次。腎衰竭的患者有的需要隔日洗腎,或一周至少三天,每次三至四小時,而且成本很高。由於這類病人佔一定比例,為醫療成本和醫護人員的工作帶來很大壓力,這類患者生活量低,同時影響社會的勞動力。她認為本澳也應從腎移植作器官移植的起步,再逐步擴展至其他器官移植。
    鏡湖護理學院講師陸嘉燕表示,器官移植最多的病例應該是腎病患者,世界各地的腎移植技術也比較成熟,其次是肝和心臟、肺及骨髓移植。本澳沒有腎臟移植的相關數字,但有數字顯示,二○一四年本澳腎病死亡率為百分之七點七,二○一四全年因腎病死亡有四十八人,死亡率不算高。但本澳投入很大的資源為腎衰竭的患者做洗腎和血液透析的治療,這類患者透過治療才可延長生命,估計有五至六成這類患者,是腎移植的潛在需求者,需要透過腎移植改善健康和生命質量。腎衰竭患者可以透過洗腎延長生命,不及心臟、肝臟和肺嚴重疾病患者對器官移植的急切性。當局意向首先開展腎移植。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