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ank: 8](images/default/star_level3.gif) ![Rank: 8](images/default/star_level3.gif)
- UID
- 2074
- 帖子
- 5974
- 主題
- 2516
- 精華
- 4
- 積分
- 16182
- 金錢
- 414660
- 閱讀權限
- 150
- 來自
- Orchidbbs & 818bbs.net
- 在線時間
- 909 小時
- 註冊時間
- 2011-6-9
- 最後登錄
- 2024-4-3
![巴塞隆拿 Captain 巴塞隆拿 Captain](images/common/medal_n69.gif) ![車路士 Captain 車路士 Captain](images/common/medal_n65.gif) ![曼聯 Captain 曼聯 Captain](images/common/medal_n63.gif) ![馬上有錢 馬上有錢](images/common/horsemedal.gif) ![馬到功成 馬到功成](images/common/horse_medal.gif) ![月火輪 月火輪](images/common/pr-01.gif) ![劍火輪 劍火輪](images/common/pr-02.gif) ![飛火輪 飛火輪](images/common/pr-03.gif) ![光火輪 光火輪](images/common/pr-04.gif) ![雪火輪 雪火輪](images/common/pr-05.gif) ![粉紅企鵝 粉紅企鵝](images/common/meda1l23.gif) ![攝影勳章(A) 攝影勳章(A)](images/common/e3.gif) ![四葉草 四葉草](images/common/piring-64.gif) ![悠嘻猴(男版B) 悠嘻猴(男版B)](images/common/14f.gif) ![活力之星 活力之星](images/common/1234567890.gif) ![常住居民 常住居民](images/common/123456789012.gif) ![魅力王子 魅力王子](images/common/a57.gif) ![炮竹除舊歲 炮竹除舊歲](images/common/216.gif) ![財神降臨 財神降臨](images/common/99zx.gif) ![恭賀新年 恭賀新年](images/common/216a.gif) ![超級版主 超級版主](images/common/4xx.jpg)
|
“吳陳比武拓新篇”昨日下午假新花園泳池舉行。活動籌委會主席何敬麟表示,節目文體共融、豐富多彩,讓觀衆重溫歷史軌跡,希望對海峽兩岸未來的和平發展帶來深層次的啟迪,以及對時下青少年帶出正面的教育。
活動昨日下午三時半假新花園泳池舉行。行政長官崔世安,中聯辦文教部部長劉曉航,社會文化司司長張裕,特首辦主任譚俊榮及大豐銀行董事長何厚鏜主持剪綵儀式。
特首憶童年歲月
崔世安接受訪問時表示,活動對於他個人而言甚有意義,因小時候看過很多報道,童年在此度過不少歲月,同時為澳門人對新花園泳池的集體回憶。此間重溫,可了解前輩先賢公益方面的工作。
何敬麟表示,六十年前的一月十七日,新花園泳池發生過一件哄動省港澳的大事,澳門泰山健身院院長陳克夫與香港吳家太極社掌門吳公儀,在何賢、馬萬祺、崔德祺等澳門慈善家大力促成下,假新花園泳池擂台進行慈善比武。至今,這場轟動一時的武林軼事,仍為廣大居民津津樂道。原因不僅為香港石硤尾災區民衆及本澳鏡湖醫院、同善堂籌得可觀的善款,更令中華傳統國術掀起經久不絕的熱潮。人們皆認為“吳陳比武”是澳門不可
得、豐厚的歷史遺產。
為紀念六十年前的吳陳比武,澳門民間武術界、體育界、文化界、新聞界和社會各界人士自發組成“紀念吳陳比武六十周年活動籌委會”。在本月十七日舉行“吳陳比武話當年”座談會,拉開了紀念活動的序幕。
座談會邀請兩岸四地武術名宿、學者專家進行廣泛的研討交流。昨日以尊重歷史、貼近史實、重塑風采、開拓新篇的理念,在新花園泳池搭建擂台,設計上力求還原當年實景,舉辦“慈善國術歌唱大會”。節目文體共融、豐富多彩,有傳統國術、新歌舊曲、武林絕技表演,更有各界拭目以待的慈善比武重要環節,讓觀衆重溫歷史軌跡的同時,見證比武新篇的盛況,現場同時設有珍貴圖片、影片和實物展。
一切恩怨可化解
籌委會希望透過以上活動,紀念何賢、馬萬祺、崔德祺對澳門社會作出的貢獻和活化六十年前吳陳比武這豐厚的歷史文化產業,以及透過活動,將這個歷史故事啟示在人前,一切恩怨可以化解的,希望對海峽兩岸未來的和平發展帶來深層次的啟迪。另外,希望透過對吳公儀、陳克夫兩位師父武德精神的表彰,對時下青少年帶出正面的教育。是次活動的善款,將全數捐給鏡湖醫院和同善堂作慈善用途。
本報記者 鄭振東 何展衡 報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