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7
- 帖子
- 9366
- 主題
- 8228
- 精華
- 0
- 積分
- 22795
- 金錢
- 245259
- 閱讀權限
- 150
- 在線時間
- 2647 小時
- 註冊時間
- 2011-3-10
- 最後登錄
- 2020-4-17
|
交通樞紐 人口稠密 道路狹窄
林翊捷認高士德交通難疏導
【本報消息】高士德是本澳交通重災區,行經司機叫苦連天。城規會成員、我城社區規劃合作社城市規劃師林翊捷直言,聖安多尼堂人口逾十三萬,高士德兩旁居住密度高,行人對道路使用需求難降。興建地下人行隧道,甚或更改松山天橋設計令高士德變單線行車值得討論,惟都是高成本之舉,此路的交通問題難以解決。
人車密度高難分流
短短八百米的高士德,平均一百六十米就有一組交通燈,密度非常高。林翊捷認為,交通問題要供、需“兩邊睇”。高士德大馬路處於聖安多尼堂區中心地帶,該區人口達十三點四萬,每平方公里就有十一萬人,從三盞燈、新橋一側,往來紅街市、雅廉訪的活動頻繁,行人如鯽。要降低居民對道路的訴求,意味着人口要下降,難度太大。即使減少斑馬線或交通燈、鼓勵居民“行多兩步”再過馬路,都不見得有顯著效果。尤其是高峰期,調節人行綠燈時間需要更多,剩餘的馬路口隨時會出現“塞人”情況。再看車輛,進入該區的車輛並非單純“過路”,而是帶有目的性,交通難題無法靠外圍路網紓緩。“用任何規劃手段,都唔可以逼人、逼舖搬走”,需求問題短期內無法解決。
天橋隧道需出入口
供應方面,可否提供更多交通設施讓居民有得揀?林翊捷稱,傳統上的開路擴容,高士德顯然無法做到。人車分道的問題,長遠應該利用地下空間解決,例如開挖地下行人隧道、地下軌道交通工程,惟牽涉成本問題。不過就算肯“揼本”,都未必解決到問題,因無論興建人行隧道或天橋都要出入口,“唔係一個,係兩個”,難道要等道路兩旁的樓宇都同時重建?不知道要等到何時。
松山人隧紓緩有限
另一方案是讓高士德和雅廉訪各自單向行車,林翊捷認同可以考慮,但隨之關係到松山隧道行車天橋的設計,修改天橋設計是“不可逆轉”的大工程,或再擴容隧道空間以增加出口,亦都需要很精確的交通數據支持。“況且變成單向行車後,可能對某些居民產生相當大的不便,分分鐘兜個大圈先去到目的地。”
松山行人通道明年或將動工,林翊捷相信,通道方便靠近松山一帶的市民,但對減少車輛行經高士德大馬路的作用不大,因目前居民密集居住地是高士德後半段即靠近新橋、紅街市一帶,步行八百米長的高士德再上隧道,對一般人而言距離太長,因此未必是減低交通壓力的有效舉措。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