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發帖

[澳門新聞] 融合堂質疑肉價數據

融合堂質疑肉價數據

    肉販稱水貨泛濫冇咁好賺

    對於行政長官指本澳豬肉零售價高,融合堂鮮肉行總商會會長謝樹平質疑有關數據,稱以他所知,本澳豬肉批發價未曾低過內地,若只引一時數字,對業界不公平。肉販則指本澳水貨豬肉泛濫,生豬屠量逐年萎縮,成本卻持續上升,同時生豬屠宰後,七除八扣,並非外人所看“咁好賺”。

    批發價高過珠海

    謝樹平表示,本澳生豬來貨價今年以來持續上升,由年初每擔一千六百多元逐月遞增,至本月初加價後,達歷史新高每擔一千八百一十元。

    據他所知,珠海生豬批發價從來未及澳門高,若根據幾日短暫的數據,對業者不公平。一向以來,拱北肉販購入一頭生豬與本澳肉販比較,相差五、六百元是眾所周知的事,否則拱北的豬肉怎可平澳門“一截”。至於香港由於生豬分不同等級,最平與最貴的生豬價格差距較澳門大,但整體來計,與澳門相若,不過經營者選擇較多。

    越賣越少成本重

    街市肉販則指,零售商在入貨時以整隻活豬計算,但生豬經屠宰後重量只剩原來的八成,還有近兩成是肥肉及“下欄”如豬頭、豬皮,只有其中六成半可以賣錢,豬隻時有過肥,成本更重。同時,豬隻的內臟不時未能通過獸醫的檢測被棄掉,這些都是肉商要承受的。另外,現時大部分顧客只要瘦肉或靚部位,稍肥的部位無人要,這些也是成本,還有伙計人工、燈油火蠟等成本近年持續上升,但豬肉卻越賣越少。這些只有肉販自知,並非外人所見“咁好賺”。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