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ank: 9](images/default/star_level3.gif) ![Rank: 9](images/default/star_level3.gif) ![Rank: 9](images/default/star_level1.gif)
- UID
- 23
- 帖子
- 8369
- 主題
- 4212
- 精華
- 10
- 積分
- 21123
- 金錢
- 239664
- 閱讀權限
- 200
- 在線時間
- 435 小時
- 註冊時間
- 2011-3-14
- 最後登錄
- 2020-10-15
![馬上有錢 馬上有錢](images/common/horsemedal.gif) ![馬到功成 馬到功成](images/common/horse_medal.gif) ![月火輪 月火輪](images/common/pr-01.gif) ![劍火輪 劍火輪](images/common/pr-02.gif) ![飛火輪 飛火輪](images/common/pr-03.gif) ![光火輪 光火輪](images/common/pr-04.gif) ![雪火輪 雪火輪](images/common/pr-05.gif) ![旗火輪 旗火輪](images/common/pr-06.gif) ![愛火輪 愛火輪](images/common/pr-07.gif) ![風火輪 風火輪](images/common/pr-08.gif) ![日火輪 日火輪](images/common/pr-09.gif) ![樂火輪 樂火輪](images/common/pr-10.gif) ![攝影勳章(B) 攝影勳章(B)](images/common/e5.gif) ![悠嘻猴(女版A) 悠嘻猴(女版A)](images/common/12f.gif) ![活力之星 活力之星](images/common/1234567890.gif) ![常住居民 常住居民](images/common/123456789012.gif) ![魅力公主 魅力公主](images/common/medal104.gif) ![聖誕勳章(A) 聖誕勳章(A)](images/common/xmas1.gif) ![聖誕勳章(B) 聖誕勳章(B)](images/common/xmas2.gif) ![大紅燈籠 大紅燈籠](images/common/2-14.gif) ![炮竹除舊歲 炮竹除舊歲](images/common/216.gif) ![財神降臨 財神降臨](images/common/99zx.gif) ![恭賀新年 恭賀新年](images/common/216a.gif) ![福虎勳章 福虎勳章](images/common/216b.gif) ![馬德里體育會 馬德里體育會](images/common/medal_hs.gif) ![熱剌 熱剌](images/common/hotspur_medal.gif) ![皇家馬德里 皇家馬德里](images/common/royal_medal.gif) ![利物蒲 利物蒲](images/common/lp_medal.gif) ![德甲-拜仁慕尼黑 德甲-拜仁慕尼黑](images/common/bay_medal.gif) ![曼聯 Captain 曼聯 Captain](images/common/medal_n63.gif) ![巴塞隆拿 Captain 巴塞隆拿 Captain](images/common/medal_n69.gif) ![阿仙奴 Captain 阿仙奴 Captain](images/common/medal_n67.gif) ![車路士 Captain 車路士 Captain](images/common/medal_n65.gif) ![管理員 管理員](images/common/1xx.jpg) ![美食勳章 美食勳章](images/common/141.gif)
|
古老的像生拼盤
| |
古老的像生拼盤
拼盤,讀者第一個反應應是“大雜燴”,將種類相關食物裝為一盤,例如點心拼盤、燒味拼盤等。“拼盤”其實應稱作冷盤、涼菜、冷碟等,將兩種或以上適宜冷吃的菜餚擺在一起便成為拼盤。後來發展至以細緻刀功、細緻構思,將冷菜原材料切割成各種以推、排、圍、擺、覆等各種手法裝盤,演變成為用餐時第一道上桌的“頭盤”涼菜,以作佐酒之用。
戰國春秋時代就有了食物雕刻技術,唐朝著名宰相段文昌寫有食經《鄒平郡公食憲章》,開了讚美女廚師廚藝先河,原來最早記載稱拼盤是出自女廚師之手。可能君子遠庖廚,廚房之作都是女兒家之道,文人雅士與美食緊密相隨,吟詩作對能有素手弄筵,便是人生快事。尼姑梵正就是五代出現的女名廚,據宋代陶谷的《清異錄》記載:比丘尼梵正庖制精巧,用作膾、脯、醃、醬、瓜、蔬、黃、赤染色,組成景物、茗坐及二十人,一人裝一景,合成《輞川圖》小樣。即是說她用各種食材、用各樣烹調方法做成大型拼盤,該拼盤亦可分割成各小部分盤景,供人客欣賞和食用。可以想像當時尼姑梵正的烹調技巧及文化藝術修養都很高。
改革開放後,內地同業紛紛外出參加烹飪比賽,其中有用像生拼盤參賽的,但賽果令人不快。主因是像生拼盤多是好看不好吃,其中衛生一項更被認為不合格,所以有數年都將像生拼盤摒棄於烹飪大賽之外。猶幸部分資深廚師認為應予保留,近年部分廚藝大賽亦將像生拼盤列為比賽項目。經過多年發展及廚師的修為,像生拼盤亦有如雨後逢春茁壯成長的勢頭。拼盤作為中華飮食文化其中重要一環,加上現在廚房工作環境設備大有改善,廚師們的學歷及文化素養有所增進,應是時候檢視這種技藝的發展情況了。
像生拼盤細分有平面、立體、半立體三大類,今次介紹的是半立體像生拼盤。希望今期的介紹能引起業界興趣,共同改進,令古老工藝可以傳承發展。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