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發帖

血壓標準為甚麼有變化

血壓標準為甚麼有變化


徐惠嵐

血壓標準為甚麼有變化

大家都逐漸認識到:高血壓是一種常見病,也是一種可控制的疾病。
血壓的形成機制取決於:總循環血量、心輸出量和外周血管阻力。其中,總循環血量是主要因素,而心輸出量和外阻力是調節因素。血壓分收縮壓和舒張壓,收縮壓俗稱高壓,是心臟收縮射血期在中動脈產生的壓力;舒張壓俗稱低壓,是心臟舒張射血間歇期中動脈的血壓。
患有長期高血壓的老病友,會發現現在的血壓標準與以前不一樣。按以前的說法:四十歲以前的正常範圍是低壓不超過90mmHg,高壓不高於140mmHg。四十歲以後的標準則是低壓標準不變,高壓上限是:年齡+100mmHg。也就是說,六十歲的人收縮壓不高於160mmHg,舒張壓不高於90mmHg。現在考慮的是中年以後,大動脈壁逐漸硬化,對心臟射血期的緩衝作用減少,所以收縮壓較高。因此現在的標準更嚴格了:舒張壓標準與以前相同,但無論年齡多少,收縮壓都不能高於140mmHg。
為甚麼現在的標準與以前不一樣?這要從血壓的標準制定方法說起。以前血壓標準是根據健康人群血壓的分佈値;通過統計學的方法計算出來的,取95%健康人群的血壓範圍;即平均100個健康人當中;有2.5個人的血壓會高於所制定標準;2.5個人的血壓會低於所制定的標準,而這裡是指正常無症狀人群。但血壓的輕度升高,大部分人是沒有感覺的。所以,標準範圍的制定可能有些寬。如將血壓高於140mmHg、無症狀的四十歲以上人群,按以前標準不算高血壓者,與同齡及血壓在140mmHg以內者作長期隊列隨訪硏究,發現140mmHg以上者出現與高血壓相關的倂發症,明顯多於140mmHg以下者。鑑於這個情况,血壓的標準就重新制定了。顯然新的標準比以前更為科學。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