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發帖

[香港新聞] 水貨惹的禍 港府無心無力?

【經濟日報專訊】港爸港媽每日搶奶粉,水貨客則一箱箱運返內地。保安局局長黎棟國昨指歡迎外地人來港購物,卻未提出新的打擊水貨措施。水貨客引起的中港矛盾已白熱化,當局若未能有心有力推出更到位對策,民怨爆發更難收科。


立法會保安事務委員會昨進行特別會議,有議員批評港府打擊水貨客不力。黎棟國回應,走水貨不是走私水貨,長期以來香港皆歡迎外地人來港的各種活動,包括購物。內地有設限制帶返內地物品價值,要靠內地海關執法(相關報道詳見A28版——「新民黨倡奶粉 列儲備商品」)。
此言一出,對於被水貨問題煎熬的市民猶如火上加油,網上回應指「是否歡迎水貨客搶香港人物資?」又指依靠內地關口打擊不足夠。澳門政府向家長拍心口保證每月有5罐奶粉,昨更開始讓家長登記,強烈對比下,更叫港爸港媽質疑,當局對水貨客造成的民生苦況,究竟有多理解?
港人利益應優先 免嬰兒「斷糧」
誠然,自由行帶來不少經濟利益,推動本港GDP增長及增加就業,本港也歡迎外地遊客前來購物,惟大前提是有關活動不會影響民生,理所當然是本地人的利益應置於優先位置。
奶粉被水貨客搶購的情況趨嚴重,本地父母要頻撲多區與水貨客鬥快,幼兒隨時有「斷糧」危機,竟然在今時今日香港出現。本地人反而未能有基本保障。
消委會主席黃玉山指,保障港人買奶粉是天公地道。港府是否有心有力尋求有效對策?
首先,港府要顯示保障本地嬰兒、打擊水貨客的決心。日前食物及衞生局局長高永文說不排除採取更嚴厲措施,以確保奶粉供應。黎棟國昨則指,要靠內地關口執法對付。究竟港府是否有心無力?
兩個不同問責局負責不同事務,有不同說法,令人質疑當局是否有加強打擊的部署?倒不如成立跨部門小組,統一口徑,及整合各部門資源尋求對策。
去年9月政務司司長林鄭月娥,曾成立跨部門小組,對應水貨問題。而澳門政府處理奶粉荒問題時,也成立跨部門聯席會議,由澳門特首崔世安主持。
其次,雖說走水貨本身不是犯法行為,但內地水貨客來港從事商業活動,便違反逗留條件可予檢控。有內地水貨客日前欲帶170多罐奶粉回內地,便被判入獄,警方既有檢控招數在手,便應加強執法。
倡修例加強阻嚇 防矛盾升溫
若現行法律不足以對付水貨客,當局是否應考慮修例對付水貨客?立法會議員、前保安局局長葉劉淑儀建議,港府可修訂《儲備商品條例》附屬法例,把奶粉列為法例規定儲備商品,估計1至2周便可實施,由海關執法。
《儲備商品規例》本是規管食米進出口,確保存貨量可應付港人需要,不許任何人在沒有出口許可證下,把超越規定儲備商品帶離境。
立法會昨日也有議員建議,特首可動用《進出口條例》,容許特首訂立規條,對奶粉進出口實施限制,以保障本地嬰兒。
法律界人士黃國桐指,若把奶粉定為儲備商品,與食米一樣,理論上並無不可,但涉及其他問題,例如條例不許帶15公斤儲備貨物離境,除非同時修例更改規定數量,否則15公斤奶粉限制,作用不大。
至於若要特首限制個別商品進出口,社會則須深思熟慮,法例應用於治理長久問題,奶粉荒問題是暫時抑或長久?會否造成濫用法律?
近日奶粉荒引起矛盾浪接浪,有網民前日到旺角向水貨客示威,便點錯相,誤把一名運載重物的港人當成內地水貨客,演變成互相指罵。另外,位於銅鑼灣的書店「人民公社」為幫補租金支出,5年前開始辦賣奶粉兼配送到全中國的快遞服務,結果近日被人在網上「公告天下」,惹來猛烈抨擊,更遭網民發動的電話騷擾等。
立法會議員林大輝昨指,政府打擊水貨問題措施不力,造成敵我矛盾,令港人對內地人產生不滿,怨氣增加。要化解這場矛盾,不但要出手快,更要手段到位,否則中港矛盾不斷升級,更難收科。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