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發帖

[內地新聞] 中國模式正在打破「普世價值」霸權

【1月11日人民日報海外版卅王義桅 中國人民大學特聘教授】曾幾何時,普世價值突然成為一個帶有西方價值觀霸權的代名詞,正如「文明」概念一樣──文明是一種先發國家的自我標榜,它們以此壟斷了「善」的話語權。故此有蠻族入侵羅馬一說。及至近代,先發的歐洲人將現代性等同於普世性。

        當西方文明的火炬傳到美國,更是將這種普世霸權發揮到極致。美國所代表的西方,以國際社會的名義,壟斷了發展模式的話語權,變成美式自由資本主義乃「歷史的終結」。

        西方的普世價值觀,受到以中國崛起為代表的新興經濟體的嚴重衝擊,導致「中國威脅論」之濫觴,先後呈現不同版本。

        ──中國威脅論一:中國發展不可持續,因為中國沒有像歐洲那樣的核心價值。因而對中國的人權、民主甚為關心,希望通過接觸中國而塑造、輸入核心價值體系。

        ──中國威脅論二:中國存在自己的核心價值體系,但是不能普世化,並且否定普世價值的存在。中國於是成為西方普世價值的公敵。

        ──中國威脅論三:中國提出類似西方的普世價值觀,如「中國模式」概括的,並且極力推廣,取代歐洲的統治地位。歐洲人於是擔心「當中國統治世界」時怎麼辦。

        在這種價值觀主導的話語霸權體系下,中國便處於「三元悖論」困境:無論有無核心價值,無論如何對待普世價值,都成為西方的威脅。

        然而,正如中國古代的「天下」觀自認為代表了「天下」,其實只是東亞體系,西方的普世價值體系也只是世界普世性的西方文化折射。普世價值說是西方的「先發優勢」,它窒息了中國憑借「後發優勢」從道義上趕超西方的途徑。

        對中國而言,破除 「中國威脅論」悖論的唯一出路是實現「再全球化」──現在的「全球化」,本質上是西方器物、制度、文化的「全球化」。而「真正的全球化」是尊重和表達各種文化、各種理念和發展模式,充分展示文明多樣性的全球化。

        歷史上,西方擁有普世價值(文明)夢,中國擁有天下大同夢。在新的時代,世界需要中國夢,因為中國模式正在豐富普世價值內涵。

        近代以來,普世價值束縛了世界夢,西方文明窒息了多元性。歐洲有識之士認識到,西方文明缺乏應對不確定性世界的動力,甚至缺乏走出債務危機的手段。他們紛紛對中華文明的復興寄予希望,期待中國能創新出一條西方之外的替代選擇。換言之,世界需要中國夢。這是我們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的不竭源泉。

        近代以來中國「改變自己、影響世界」的邏輯,今天已上升為文明轉型的邏輯。這就是大國崛起、民族復興、文明轉型「三位一體」式中國和平發展所傳遞的主要信息。文明轉型的邏輯是以「中國夢」實現「世界夢」,為世界轉型提供「源於中國而屬於世界」的器物、制度與精神公共產品。

        從思維方式講,文明轉型的涵義,是從地域性文明轉化為全球性文明,即在十八大報告確立的「修身」(個人層面)──愛國、敬業、誠信、友善,「齊家」(社會層面)──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治國」(國家層面)──富強、民主、文明、和諧,這24字核心價值觀基礎上,確立「平天下」(全球層面)的核心價值觀──人類共同價值體系,塑造「傳統中國」、「現代中國」、「全球中國」三位一體式國家身份。

        由是觀之,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不是「復古」──復古解決不了今天中國面臨的問題,也不能應對世界挑戰;更非「接軌」──西方難言先進,且自顧不暇;而是復興、包容、創新的三位一體。

        通過復興我們的原生文明──催生中華文明中海洋文明的種子而走向海洋,包容西方文明──通過擯棄西方普世價值神話而塑造人類共同價值體系,創新人類文明──通過引領「後西方時代」以實現人類文明永續發展,從根本上確立中國作為世界領導型國家的道統。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