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27236
- 帖子
- 1001
- 主題
- 657
- 精華
- 0
- 積分
- 2324
- 金錢
- 18515
- 閱讀權限
- 50
- 在線時間
- 166 小時
- 註冊時間
- 2012-12-22
- 最後登錄
- 2024-5-3
|
彭丹:14年參演逾30部「正能量」作品
本帖最後由 pooky 於 2013-1-24 19:19 編輯
【中新網蘭州1月23日電卅記者 張道正 信江】23日下午,政協甘肅省第十一屆委員會第一次會議進行小組討論。政協委員彭丹會後接受中新社記者專訪時表示,她1999年從美國回來進入內地,在甘肅參與拍攝了第一部主旋律電影《開著火車上北京》,一直到現在,14年時間裡共參演了30多部「傳遞正能量」的作品。
電影《可愛的中國》、《張思德》、《南泥灣》,電視劇《浴血堅持》、《最後的騎兵》、《烈火英雄》、《關東英雄》、《鐵道游擊隊》……談及自己參演的主旋律影視劇,彭丹如數家珍。她表示,「其實我熱愛拍攝主旋律作品,根源就是愛國吧。」
彭丹介紹,她出生在一個「紅色」家庭,外公曾任遵義市副市長。「過去聽外公講一些紅軍長征的故事,什麼爬雪山過草地的故事,都會不以為然,覺得是在說教。可是通過拍攝《南泥灣》這三年的采風、取景,我到了陝西的富平、銅川等地,現場采訪359旅的老紅軍,以及他們的後代,深切的感受到了他們的那種情懷和境界。」
「尤其是和老紅軍們同吃、同住、同勞動,之後感受真的不一樣。和他們結下了很深的友誼,同時也被他們所感染。」說到此處,彭丹有些激動:「我就把這種精神帶進了電影攝制之中。一個『70後』導演,帶領150多個不熟悉的人組成的攝制組到了南泥灣,經歷各種艱辛,堅持下來。」
彭丹說:「在十八大閉幕當天,《南泥灣》作為首部登陸三沙市的電影,在三沙市做了一個比較盛大的首映禮,我覺得,這也是對於我們影片的一種肯定。」
彭丹坦言,現在一提及主旋律影片,很多年輕人就會有抵觸情緒。這種現像是存在的,大家不能夠漠視它,裝作看不見。主旋律影片怎麼能夠接地氣,這是一個很關鍵的問題,也是擺在文藝界的政協委員面前的問題。
「怎麼去解決這個問題?其實美國的大片百分之七八十都是主旋律。」彭丹以好萊塢電影《拯救大兵瑞恩》、《空軍一號》、《戰馬》等為例說,把主旋律作品拍得好看很重要。「我覺得主旋律影片應該有更多的年輕人、新鮮的血液進去拍攝,用更多西方電影的手法和形式來包裝主旋律文化,這樣作品更接地氣,讓老百姓更能感同身受、喜聞樂見。」
彭丹說,有媒體評論將《南泥灣》與斯皮爾伯格的《戰馬》相提並論,這有點拔高了,但至少《南泥灣》在往這個方向努力。《戰馬》不是很直接地告訴你一個主旋律的道理,但它弘揚的是美國的主流價值觀。那麼同樣《南泥灣》是通過對傳統文化、南泥灣精神的弘揚,但它是能夠讓年輕人接受的「南泥灣」精神,而不是過去那種說教的南泥灣精神。
彭丹還表示,商業片也好,娛樂片也罷,主旋律也好,文藝片也好,都是影視劇的不同類型,百花齊放,百家爭鳴。可能有《南泥灣》這樣的電影,也有《泰囧》這樣的電影,這沒有什麼妨礙,最重要是不是傳達了一種「正能量」給大家。
「《南泥灣》也並不是拍攝南泥灣當年有多麼艱苦,它也拍攝了當年的人怎麼樣追求理想,崇尚自由,怎麼樣去追求愛情和信仰。」彭丹告訴記者,她認為南泥灣精神是非常有現實意義的。「所以我願意去花三年的時間拍攝這一部電影。這三年中,我拒絕了很多片子的邀約和商業演出邀請,拒絕了很多可以掙錢的機會。」
「為什麼我要投身到像《南泥灣》這樣的主旋律電影中去,是因為我在拍攝過程中間,我個人受到了教育,靈魂也受到了洗滌。在拍攝過程中,我真正體會到了什麼叫『自己動手,豐衣足食』,什麼叫『自力更生艱苦奮鬥』。」彭丹說,某種程度上來講,電影《南泥灣》改變了她的世界觀和人生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