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發帖

[澳門新聞] 湖畔路垃圾成山

【本報消息】湖畔第三條臨時路日前開通,藉以配合湖畔大廈住戶陸續遷入,優化路網。然而,路旁雜物堆積有如垃圾山,與湖畔大廈及新路形成強烈對比,有礙觀瞻,居民與廢墟為伴,帶來衛生隱患。工務部門回應指,現場地段屬私家地,將密切關注事件,適時跟進。居民則指無論官地抑或私家地,政府有必要跟進,優化社區環境,責無旁貸,免居民受影響。

    湖畔住戶伴廢墟
    氹仔湖畔大廈居民陸續入伙,二千七百多個單位的居住人口,勢必增加區內交通流量。對此,政府相繼規劃周邊的配套措施,並收回多幅被霸佔的政府土地,順利啟動一系列優化道路的工程。湖畔大廈周邊三條臨時道路月初全面貫通,包括兩條行車路及一條行人道,分別是連接孫逸仙博士圓形地與湖畔大廈的一號線;與一號線相連通往徐日昇寅公馬路的三號線,以起分流道路之效。
    當局稱適時跟進
    臨時路的增闢,大大方便居民往來湖畔大廈至周邊地區,然而在新路穿梭,居民、駕駛者不禁質疑:“為甚麼路旁堆滿如此多廢物?”現場所見,雜物堆被鐵欄圍起,廢車、紮鐵、床鋪、抽油煙機、冷氣機等各類廢物,一片頹垣,堆積最高處逾五米,高達兩層樓,面積有三、四個籃球場大。場內雜物之多,教人咋舌。居民路過,儼如置身“垃圾山”,與隔鄰的新建臨時路、湖畔大廈形成強烈對比。工務局指出,現場地段屬私家地,將密切關注事件,適時跟進。若涉衛生問題,聯合其他部門處理。環保局則稱發現有建築材料在內,局方會密切關注該區一帶情況。
    居民憂影響健康
    不少居民表示,雜物堆積有礙觀瞻,擔心污染環境,影響健康。臨時路連同圍欄路段長期堆放雜物,政府闢建新路後,現場雜物顯著減少,近日亦見工人逐步清理場內雜物,但廢鐵雜物持續堆積,始終影響住戶及駕駛者。道路兩旁設置的花圃和長椅,面對如此環境,又有誰願坐?起不到優化環境、供居民休憩作用。
    運輸工務司司長日前陪同立法議員實地考察石排灣公屋項目期間,強調“萬九”公屋不但解決居住問題,更深層意義是落實住有所居、安居樂業的房屋政策。除單位外,要有衣、食、住、行等多方考量,完善社區設施。居民希望,不論該地段屬公地抑或私地,政府需關注情況,妥善處理,讓居民安居樂業。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