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發帖

[內地新聞] 盤點教材中錯誤:張作霖照片非本人 韓愈只活15歲

【中新網北京1月17日電卅劉歡】近日,張作霖之孫指稱人教社高中歷史教材中,張作霖的照片其實並非本人。

        近年來教科書中的各類錯誤頻出,引發強烈反響。對此媒體呼吁,對於教科書錯誤不能容忍,一方面要嚴格把關,另一方面及時糾錯並道歉,「讓教材真正保持權威」。

        類型一:文史常識錯誤

        16日,張作霖之孫張閭實向媒體爆料,稱2007年前人教社高中歷史教材中,祖父張作霖的照片並非張作霖本人,而是一位湖南督軍何海清。這一指認得到了何海清後人的證實。人教社工作人員對此表示,此前在網上看到過關於用錯照片的欣喜,但現在的歷史書已經改版,照片已刪除。

        之前,曾有網友在微博上傳一組插畫,稱秦始皇、漢光武帝、諸葛亮、唐玄宗、顏真卿等多位古人的畫像相似度極高,只是有胡子和沒胡子的區別,感覺自己上學那會兒被糊弄了。此外,屈原、祖沖之的衣襟被指穿反,戰國時期的孫臏「穿越」坐上輪椅,荀子坐凳子讀紙質書等錯誤也層出不窮。

        教科書如何能少些常識性錯誤?有評論稱,搞語文的不懂歷史,似乎可以理解。但是,如果不用嚴謹的態度編寫教材,教授出來的學生只能是「差不多學生」,將貽害無窮。

        類型二:名家收入教材作品被挑錯

        名家收入教科書的作品也頻頻被挑錯。貴陽一位老師2011年指出,北京師大版小學語文六年級下冊教材中,巴金的散文《索橋的故事》介紹的索橋建設時間,與歷史資料不符。這位老師呼吁,教材編輯者應尊重史實,修改文中的錯誤。「巴老若泉下有知,他也一定會支持對自己的錯誤進行更正的,盲目地『尊重』名人,反而是對巴老最大的不敬。」

        同樣被質疑的還有魯迅的作品。2010年,在人教社高中語文教材中,有一位高一學生在魯迅的《祝福》中找出10個明顯的「錯別字」。雖然 教材中對以上各處「錯別字」進行了注解,說明了規範書寫方式,但「改還是不改」仍引起了社會的廣泛爭論。有專家表示,魯迅文章中的異體字,可了解他所處的那個時代的特色,有研究價值,可予以保留。

        當代作家馮驥才也遭遇了同樣的問題。一位初二學生指出,馮驥才在作品《捅馬蜂窩》的描述,並不科學,「馬蜂蜇人後不會死亡。」馮驥才認真聽取了一件,並請教專家,將文章進行了修改。馮驥才表示,向這位中學生表示感謝。

        類型三:低級失誤貽笑大方

        與前文相比,教科書中被曝出的一些低級錯誤,更是不可原諒。2010年9月,有家長指出鄂教版七年級語文教材篡改李白名句。在書中,李白的「我寄愁心與明月」成為「我寄悉心與明月」,有老師分析稱,二字字形相似,有可能是使用五筆輸入法時候的誤操作。

        更嚴重的錯誤出現在高教社出版的《中國文學史》中。有媒體報道,該書附錄漏排內容達八九頁,字數達八千字之多。不僅如此,書中顯示,韓愈生於768年,卒於783年,只活了15歲。這版錯誤教材,一直從2005年7月延續到2009年6月,累計印數至少在十萬套以上。有老教授憤怒質疑,像這樣的錯誤,撰稿人和出版社的編校人員以及使用這部教材的數以十萬計的教師和學生,難道沒有一個人發現?

        由各領域專家和教授集體編寫,經過多次修訂,本該在人們心目中有崇高地位的教材,卻出現以上種種失誤。出錯範圍之廣,形式之多樣,讓人瞠目結舌。然而令人遺憾的是,盡管被很多人挑錯,有的出版社依然「沉默是金」,有的則表示,只是小錯無傷大雅。

        有評論稱,馬虎草率、不負責任的態度,比錯誤本身更貽害無窮。對此,媒體呼吁,對於教科書錯誤不能容忍,一方面要嚴格把關,另一方面及時糾錯並道歉,讓教材真正保持權威。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