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發帖

駁出無限風光

駁出無限風光


昊燊


鄧偉然,現任澳門攝影學會秘書, 曾舉辦多次個人攝影展覽。


甘肅敦煌月牙泉


72大三巴


鳳凰春雪


奧地利哈士達特

    駁出無限風光

    ——鄧偉然專訪

    攝影,並不是一件高不可攀的事,很多人嘗試從不同的角度出發,希望將某一段時光記錄下來,留作日後重溫。鄧偉然跟許多人一樣,喜歡上攝影的原因,就是為人生留下一個美好的回憶。

    由香港回歸開始
    時代巨輪總是不等人,鄧偉然也有留意到香港回歸這件大事的到來,心裡打算買部相機記錄大時代轉變的一刻,這時候他剛接觸攝影,可惜最後事與願違,他沒有成行到香港拍攝回歸典禮;相隔兩年後,他就沒有錯過用鏡頭見證澳門回歸這一重要時刻。若不是有之前那段遺憾,恐怕不會造就了今天的鄧偉然。老鄧不斷拍攝,繼而擁有個人的駁相風格,筆者不禁借用騎馬舞熱潮的“江南style”這名字,來形容他的攝影風格。
    駁出個人風格
    “老鄧style”並非虛言,因為擁有個人風格並非易事,除基本技術過關外,相片的風格還要別出心裁,與別人的構思不一樣。鄧偉然的風光大片除了如詩如畫外,重點是部分相片由多張相片接駁而成,這樣可以更顯景物的氣勢,視角也更廣闊,這不是單張照片所能比擬的。興許有些朋友不以為然:“駁相,不是一件再簡單不過的事嗎?拍幾張相放上電腦按個鍵就完成,Easy Job。何況相機內置全景拍照功能,連放在口袋裡的手機也可以做到,駁相?有甚麼稀奇。”這是一般人的想法,對攝影稍有認識的人會搖頭反對,駁相並非想像中的簡單。攝影也是按個快門,但要拍出精品,往往就看個人的素養,包括文化、興趣、耐性等等。當然,如果你的要求相對較低,認為過得去就算,那相機內置的全景拍攝絕對可以滿足你的要求。但鄧偉然並非這樣,除了追求事物的眞、善、美外,還要拍出相片中的光影變化、構圖和內涵,力求完美,所以他選擇了駁相。
    風光、人文這類相片是酷愛旅遊的鄧偉然的個人偏好題材。從《甘肅敦煌月牙泉》這張數碼駁相處女作,可以看到駁相後的震撼效果,景物的氣勢已不是單張相片所能呈現得到。他利用數碼單反拍照後,再用電腦進行後期製作,從最近到最遠的線條上,都看不出絲毫的接口或錯落。這裡有他的個人功架:曲線駁相。一般駁相是直來直去,這樣線條容易出現不對接的現象,S形接駁就可解決這個問題。
    個人駁相心得
    駁相,在電腦上的確很易完成,常見的photoshop已可做到,只要你放入順序號碼的相片,它就會自動接駁。鄧偉然不會就這樣簡單了事。他強調,拍照的時候已為後期製作打好基礎,盡量採用RAW檔記錄影像,運用固定的白平衡,取得場景的曝光中位數,再利用身體作軸心來轉動拍攝。拍攝過程看似簡單,實則不易,在轉動pen鏡時,除了要穩定外,也要留意事物的變化,包括是否有移動的景物、場景的光差對比,盡量找不要反差太大的景物,所以他有時會選擇在頂光的時候來進行拍攝,他說這是他其中的一個小小拍攝心得。
    說回曝光中位數,就是找出場景中最光和最暗的曝光値,取其中間數値。鄧偉然說,駁相最怕就是有走動的景物,因為一張相中出現兩個以上相同的景物,就是一張失敗之作,除非你是刻意安排一張相內有多個一樣的人做不同的動作。鄧偉然又提供了一個他的拍攝心得:當景物由左向右移動時,那你就由右向左PEN鏡,這樣就可以減少相同景物出現的機會。同時他強調,想拍好照片,基本功一定要過關。但現實生活中,到底有多少攝影愛好者能體會到基本功的重要性呢?
    呼籲珍惜文化遺產
    鄧偉然曾到歐洲六國三次,時間長達四十六天,拍下不少美景,當中不少都是世界文化遺產,包括“德國天鵝堡”、“奧地利哈士達特”等等。在旅途中,他有不少故事要跟大家分享:為拍好《德國天鵝堡》,他除了跑來跑去外,更不惜捨棄早已購入的門票;至於那張《奧地利哈士達特》,請留意照片中遮掩遠山的那片雲;遮少了,遠山就太搶眼,遮多了,遠山就沒了意義。還有那張《匈牙利國會大廈》的神來一筆,本來是密雲的天氣,突然天空投下一束神光,將國會大廈照得格外明亮,與黑壓壓的天空形成強烈對比,雖說這是可遇不可求的場景,但要是你沒有準備,機會來到也會錯過。此外,鄧偉然也幾乎踏遍神州大地,那張《鳳凰春雪》,就是用十多張相片駁出的一個大場景。出人意表的是,鄧偉然拍這些文化遺產,包括歐洲的、澳門的,除了為求美好的旅行回憶外,更喚醒世人重新關注世界文化遺產。須知道,一些美好的事物失去了,想重新構造是不可能的。再想想哪吒廟的失火事件,讓人不禁會問世遺的保育工作是否可以做得更好?如果連値得我們驕傲的地方都不去珍惜,那麼我們還剩下甚麼?看着《72大三巴》這張照片,美景依舊否?
    不論你拍照的出發點是甚麼,風光、人像、事件,只要帶有人文關懷,總會有亮點。鄧偉然的風光照片,在那絕色美景的背後,你能否看到那絲絲的個人情懷?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