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發帖

早期診斷膽道閉鎖

早期診斷膽道閉鎖


梁嘉敏



    早期診斷膽道閉鎖

    新生兒黃疸(表現為皮膚及眼白部分出現變黃的現象)在華人嬰兒中相當常見,通常在出生滿兩周後,大部分新生兒黃疸會消褪。近年推廣母乳餵養,新生兒出現持續延長的黃疸(超過出生後兩周甚至四周)相當常見,其中有部分嬰兒可能患有膽汁滯留症卅膽道閉鎖,故切勿以為均是母乳餵養造成的黃疸,失去最佳治療時機。
    膽道閉鎖是兒童肝病致死或換肝最常見的疾病,宜在出生45天內完成診斷,原則上在60天內(越早越好)完成手術;若延遲治療,手術後膽汁順利排出的機率會下降,膽汁淤積於肝內,很容易會造成肝硬化,甚至面臨早期換肝。因此家長切莫延誤就醫及接受手術的時間,以便寶寶獲得較好的預後。
    嬰兒出生後,家長應仔細觀察寶寶糞便的顏色,這在出生後60天內尤其重要。由於膽汁的顏色為黃色或綠色,若肝臟分泌的膽汁能順暢排出,和大便混合後便會呈現出黃色或綠色大便,此為正常的情況。如果膽汁淤留,糞便無膽汁混合,會呈現淡黃色或灰白色,屬於不正常情況,此時應懷疑有否膽道閉鎖或肝內膽汁淤留的可能。
    建議家長帶嬰兒至醫院接受健康檢查,或預防接種前可帶嬰兒新鮮大便來看診。目前台灣推行九色嬰兒大便卡,不正常的顏色為6種顏色,編號1~6號;正常顏色為7~9號,希望在增加不正常的大便顏色辨識後,醫護人員、家長能更清楚區分嬰兒大便顏色是否有異常。
    除了重視嬰兒大便顏色,家長也要特別留意嬰兒黃疸問題。假若新生兒出現持續延長的黃疸,應及時就醫。分辨嬰兒延長性黃疸是因母乳餵養或膽汁淤留症,最準確的方法是同時檢測血中直接膽紅素及總膽紅素值,並求比值,若比值> 20%以上者,則可能為肝膽疾病,須進一步作兒科消化專科診治。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