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發帖
相信這張圖是三四十年代拍攝的, 看位置似乎位於議事亭前地, 至今還存在, 而且還保留是三層高建築物
附件: 您需要登錄才可以下載或查看附件。沒有帳號?註冊
2

評分人數

  • waterpool

  • simo

TOP

pangmere兄, 你上傳這張舊照估計是七十年代初期拍攝的, 因為認得出行人路旁的紅色圓型鐡牌圍欄, 十分有特色, 但到七十年代末這種圍欄就全部被更換了

TOP

(轉貼2018 10月21日澳門日報)

昔日板樟堂前地招牌林立 -   唐 嘉

觀看了一輯七十年代有關議事亭前地、板樟堂前地的視頻(Nigel Fowler Sutton),畫面既陌生又熟悉,也令人產生一份唏噓感。原因是議事亭前地一列列四方形屋宇殘舊不堪,外牆的髹灰剝落,屋宇天台張掛了一幅大廣告,寫上“利斯大廈地盤”字樣,廣告下的樓宇一片滄桑,飽受歲月摧殘,感覺陌生。但畫面轉向板樟堂前地一側,出現了一系列和我們日常生活息息相關各行業店號招牌,如:泰興隆油米、同順辦館、上海理髮、新中行青島啤酒、招蘭昌醫務所、義利單車、大誠書局、永華洋服等等,儘管各商號招牌也十分殘舊、油漆剝落,但居民看上去卻有一份熟悉的回憶,加上仁慈堂對面的松林攝影院、義順鮮奶,以及馳名港澳食館龍記酒家……



而今,上述店號很多都搬遷或結業。昔日議事亭、板樟堂前地車水馬龍,今天已成行人專區,被喧鬧人潮代替了!殘舊樓宇獲得重生,成為世界文化遺產歷史城區。每到佳節喜慶日子,這裡燈飾如晝,居民和遊客留連忘返;更會穿過新馬路,湧到民政總署觀賞有異國情調的藍色瓷磚建設和石雕像,大堂展廳有各式文化展覽、變幻多彩燈飾,優雅園景,大受歡迎。



這邊廂板樟堂前地的玫瑰堂更是主角。十九世紀,畫家錢納利(George Chinnery,一七七四∼一八五二)繪畫的玫瑰堂前地速寫畫作,令歷盡磨難的玫瑰堂增添一份藝術色彩。全稱“聖多明我會老修院之至聖玫瑰聖母堂”,又稱“玫瑰堂”、“板樟堂”。一五八八年三月,木板玫瑰堂剛建成,西班牙聖多明我會修士被葡萄牙耶穌會驅逐出境,玫瑰堂被接管,成耶穌會神職人員住所。一八六八年再成為澳葡政府警察總部。一八七四年,玫瑰堂鐘樓被雷殛引發火警,殘存四壁。



時光流逝,天主教各教派紛爭成過去,玫瑰堂歷盡磨難,屹立至今,終成一座永不腐朽的歷史碑石。經過多番修繕,各式門窗、立面頂端樹立小型十字架,正立面以土黄色為主色,配以嫩綠色為腳線,白色雕花和綠色門窗,工藝精細,體現優雅的歐洲文藝復興建築韻味。








附件: 您需要登錄才可以下載或查看附件。沒有帳號?註冊

TOP

本帖最後由 IF212 於 2018-11-21 02:28 編輯

文章中提及Nigel Fowler Sutton的視頻, 全部都是在1973年拍攝的澳門高清彩色照片

TOP

返回列表